鍒樻枃鏂岄绾?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2/

呼吸系统疾病

一、肺炎

(一)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以细支气管为中心)

大叶性肺炎

1、多发于青少年(淋雨受凉后)

2、致病菌:肺炎链球菌主要——“荚膜”致病(不产生毒素,肺内无空洞)

3、病变

(1)好发部位:(单侧)左肺/右肺下叶;一般不累及支气管

(2)性质:纤维素性炎

4、病理分期:

(1)充血水肿期:大量浆液渗出,毛细血管扩张

(2)红色肝样变期:大量RBC渗出,肺泡腔中含有含铁血黄素(铁锈色痰)的巨噬细胞

(3)灰色肝样变期:大量纤维素渗出,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

(4)溶解消散期:①水解酶溶解纤维素,毛细血管重新开放②少数会形成肉芽组织(肺肉质变)

5、并发症(少见)

(1)肺内质变(机化性肺炎):中性粒细胞渗出减少→水解酶减少→纤维素无法溶解→肉芽肿

(2)胸膜增厚/粘连:胸膜:胸膜纤维素性炎①中性粒细胞→溶解消散;②肉芽组织→瘢痕组织

(3)肺脓肿/脓胸

(4)败血症:细菌内毒素入血

(5)感染性休克

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1、好发于小儿、体弱老人

2、致病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3、病变特征:以细支气管为中心,肺小叶为病变单位,属于化脓性炎

4、表现:麻疹性肺炎,手术后肺炎,坠积性肺炎

5、并发症:多见且严重

(二)病毒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非重点

二、慢性堵塞性肺疾病肺气肿重点

肺气肿

1、累及部位:末梢肺组织①呼吸性细支气管②肺泡管③肺泡囊④肺泡→弹性↓(弹性纤维破坏)→①弹性阻力降低(吸气阻力,呼气动力)②肺静态顺应性增加③呼吸困难→肺充气→肺气肿.

2、病因

(1)吸烟→慢支→肺气肿(中央型)

(2)α1-抗胰蛋白酶减少→全小叶型/全腺泡型肺气肿

3、类型

(1)肺泡型肺气肿

①中央型: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肺泡不扩张(见于吸烟)

②周围型:肺泡扩张,呼吸性细支气管不扩张(瘢痕旁肺气肿)

③全腺泡型:肺泡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均扩张(α1-抗胰蛋白酶减少)

(2)间质性肺气肿

①典型表现:皮下气肿,肺门,纵隔形成串珠样气泡

②见于:张力性气胸,肋骨骨折,胸壁穿透伤,剧烈咳嗽等

(3)其他类型

①瘢痕旁肺气肿→气肿囊腔2cm→肺大疱→破裂→气胸

②代偿性肺气肿:肺叶切除,肺萎缩

③老年性肺气肿:弹性回缩力降低

三、肺癌

1、分型:

(1)大体分型

①中央型(最常见):60%~70%主支气管+叶支气管,鳞癌多见,与吸烟、化生有关。

②周围型:30%~40%段支气管→末梢,腺癌多见(与吸烟有关)

③弥漫型:2%~5%Ⅰ末梢肺组织,易与肺转移癌混淆Ⅱ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高分化腺癌→弥漫性肺癌

(2)组织学类型

?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肺癌/部分大细胞癌/类癌(恶性程度低)

?与吸烟有关:中央型肺癌(鳞癌、小细胞癌)

?EGFR、KRAS实变常见(腺癌突变率更高)

四、鼻咽癌

1、病因:EB病毒(除鼻咽癌与伯基特淋巴瘤也有关)

2、好发部位:鼻咽顶部(最常见)、外侧壁、咽隐窝、前壁少见

3、分型

(1)鳞癌①分化型:高分化,角化型。低分化,非角化型最常见。②未分化型

(2)腺癌

4、治疗:放疗为主

五、ARDS

1、发病机制

(1)严重创伤、感染、急性重症胰腺炎损伤肺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碎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浆蛋白)

(2)肺泡上皮细胞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不张

(3)毛细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加,肺水肿

(4)肺不张、肺水肿导致弥散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失调(Ⅰ型呼衰),肺内分流,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

2、病理改变:透明膜形成肺泡上皮碎屑+血浆蛋白

六、硅肺

1、病因:长期吸入含大量SiO2粉末微粒

2、特点:即使脱离硅尘接触,病变仍然继续发展

3、发病机制

(1)吸入5um粉尘

(2)颗粒越小,治病力越强,1~2um致病力最强

4、病理改变硅结节(肉芽肿)

(1)“点”硅结节:

①细胞性硅结节——早期——巨噬细胞吞噬SiO2粉尘,聚集形成境界清楚的硅结节

②纤维性硅结节——进展期——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纤维(部分玻璃样变),结节融合,中央缺血损伤,形成坏死空洞纤维性硅结节

③硅肺性空洞

(2)“面”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胸膜增厚(1~2cm)

5、分期

6、并发症

(1)肺结核病:常见,防御功能降低(巨噬细胞破坏)

(2)慢性肺心病:(①毛细血管闭塞②肺小动脉闭塞③缺氧性肺小动脉痉挛)——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心衰

(3)肺部感染:肺气肿

七、慢性肺心病

1、病因、发病机制

(1)肺心病:①COPD最常见②硅肺Ⅲ期③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2)胸廓疾病:①胸膜粘连②严重脊柱弯曲

(3)肺血管疾病:肺小动脉栓塞

三者导致肺动脉高压(关键环节)——右室肥厚——右心衰

2、病理改变

★肺——原发性改变+肺小动脉改变

(1)肌层↑,纤维↑(管壁增厚,官腔狭窄):①细动脉→机化②小动脉→肌层变厚③内膜→机化④小动脉类→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增生(但无纤维素样坏死)

(2)毛细血管床数量减少

(1)右心室肥大:心室腔扩大,心脏重量增加(g)

(2)诊断标准:肺动脉瓣下2cm,右心室前壁肌层厚度5mm(正常为3~4mm)

(3)镜下:心肌细胞溶解萎缩,心肌间质纤维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cx/1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