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大暑节气,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这个炎热的夏季,街坊们该如何安然度过呢?医院的专家们为大家支招。

1

预防高温中暑

夏季气候炎热,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容易出现中暑等病。急诊科副主任张英俭主任医师指出,如果市民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让其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解暑。

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包括: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减少长时间户外活动;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宜常服用荷叶、西瓜、莲子、冬瓜、扁豆、薏仁等清热解暑、健脾祛湿的食疗佳品。

2

最宜“冬病夏治”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等,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街坊们,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3

孩子长痱子,家庭护理有妙招

夏日天气炎热,小朋友容易出汗,导致长痱子。

皮肤科主任助理罗文峰主任中医师建议,长痱子后,家长可以用温水来帮小孩擦身体,使毛孔张开,有利于脏东西排出。另外,痱子粉不能在出汗的时候擦,最好在洗完澡,擦干身体后用。如果孩子身上已经长出痱子,要注意痱子粉的用量一定要少,以免造成毛孔堵塞,痱子更严重。

大暑天时,家长不妨利用吃剩的西瓜皮帮孩子治疗痱子,具体做法是用西瓜皮擦在长痱子的地方,10分钟后冲洗干净。孩子洗澡时,也可以用金银花煮水帮孩子泡浴,如果实在太严重时,医院找医生开些实用药方。

4

婴幼儿警惕疱疹性咽峡炎

据儿科主任范联主任医师介绍,近期儿科门诊出现了不少发复发烧的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至一岁左右的孩子,起始症状多为咽痛不适,其后口腔上腭、口腔黏膜、扁桃体、咽后壁等处可以看到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2-3天后逐渐扩大并形成溃疡。

医生表示,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通常起病较急,容易与手足口病相混淆,家长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要及早就医,一般短时间内就可痊愈。

医生还提醒,该病具有传染性,因此在治疗期间,不要让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免传染给他人。饮食要保持清淡,多喝温开水。另外,给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少吃煎、炸等油腻食品。另外,为防止继发感染,一定要让孩子保持口腔清洁。

5

首选粥品养生

大暑天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营养科副主任潘永主任中医师介绍,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不过药粥的材料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来选择。

对于一般体质的市民,大暑喝粥需以补气清暑、健脾养胃为主。清补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等;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健脾养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市民不妨试试绿豆粳米粥、苦瓜菊花粥、西瓜皮粥、薏米赤小豆粥等。

本文由健康佛山







































苯酚的危害
EDM营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cx/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