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旅居舊金山的

醫家~鐘定波老先生

的臨證醫案

鐘定波

出生中醫世家,自幼耳濡目染中醫之道,年入讀廣州中醫學院(現廣州中醫藥大學)

師承: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傷寒溫病學家劉赤選教授婦科專家羅元愷教授針灸專家靳瑞教授及司徒鈴教授西醫內科專家歐明教授以及山西兒科專家張光煜教授

畢業先在國內基層從事中醫工作,于20世紀80年代末赴美國舊金山繼續從事中醫門診,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醫案故事

文中第一人称:我,余;特指钟定波老先生

以色辨痰应知常变

—肺气肿案

肺主气,肺为脾之子,能代脾输布水谷精微。肺气虚或肺气不利,精微不得输布,或脾虚运化不及,则水液滞肺留聚为痰。

此痰乃水湿所化,其色白、其性寒,是为寒痰。

肺为热所淫,精微水湿受热熏蒸,其色便由白变黄,此为热痰。

因此白痰为寒,黄痰为热,这是以色辨痰的一般规律。

但若肺气虚,痰湿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壅遏于肺,久必化浊,由白变黄,色变而寒未变,若作热治,治以寒凉财咳甚,引发气逆咳喘老人久咳、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肺功能不全等久咳痰多,大多属寒痰。

《伤寒论》中痰饮一类,与此相似。

张仲景治此痰不用寒凉,而主张以“温药和之”。

因此,慢性咳嗽痰多,即使痰黄,也未必是热痰。但慢性咳嗽痰黄而稠,潮热,口干口渴,舌红,则又当别论。痰黄属寒者,痰量必多,咳痰易咯,口不谒,舌不红,舌苔白腻或黄腻而滑。

白痰属寒。但若白痰胶结,咯痰不易,或白痰带血,或白腐腥臭,则多是内热或虚火久郁,津液煎熬为痰。

此痰虽白,却非寒痰。若误以白痰为寒,治以温药,耗津劫液,则常致肺热叶焦,肺痿,咳唾脓血。白痰属寒者,痰多泡洙,量多,或痰如稀涎,痰易咯,或痰涌如潮,盈怀盈碗,并有口淡不渴、舌淡苔滑等症,宜辨之。

C先生,75岁,年2月3日初诊。患咳近20年,西医诊为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终年不离气喘喷雾剂及可待因止咳水。两周前患感冒,咳喘加重。一中医以黄痰为热,予桑菊、银翘、瓜蒌、贝母之属。药后,老人咳喘不得卧,痰潮如涌,咳吐不止。有谓安宫牛黄丸为祛痰圣药,自服之,痰塞不能语,乃医院。经医院检查排除中风。服西药消炎、退热后,发热已退,但咳喘不止,经友介绍转诊于余。

此老消瘦、面色青白,咳痰色黄量多,涌唾不止,气息不足,动辄喘急、心悸、畏冷,食少便溏,口淡不渴,下肢微肿,舌质淡舌苔白厚而滑,脉浮大。

此非热痰,乃肺脾不足、心肾阳虚,证属虚寒咳嗽。

安宫牛黄丸药性大寒,以寒治寒,犹霜添雪,咳岂能愈?予健脾补肺,温壮心肾法。

处方:

熟附片9克、干姜6克、

肉桂3克、党参15克、

白术15克、炙甘草9克、

炙麻黄9克、苏子9克、

白芥子9克、菜菔子10克、

半夏12克、茯苓10克、

沉香3克(后下)。

1周后,咳喘好转,咳痰大减。仍觉气短不足息,土方去莱菔子、白芥子,加黄芪15克、人参10克易党参,10剂。

药后喘咳已平,食欲增加,下肢水肿消退。嘱少食寒凉,衣慎寒嗳,以防外感引发咳喘。

按:

白痰为寒,黄痰为热,这是一般的常识。

但应注意,临证之时,以痰的颜色分辨寒热尚显不足,还需结合具体的症状,深入分析。

在某些情况下,白痰有时可能是热证,黄痰有时也可能是寒证,必须知常而识变,辨证才不致失误。

部分图片来自网路,如有异议,请联系本微删除,谢谢!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註明出處。

投稿建議請至:

qq.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多少
北京有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gb/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