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健康生活温馨提醒

  5月份是春夏之交,气温明显升高,同时雨天天数可能明显增加,气候表现为闷热,潮湿,应注意预防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踏青出行,应谨防“病从口入”;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科学补碘,减少碘缺乏病。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常发生在学校、幼托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主要发病人群为5岁及以下儿童。该病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通过接触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茶杯、玩具、床上用品等感染或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7天,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

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因此,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加强教室、居室等环境空气流通,新鲜;做好日常性幼托机构等消毒隔离(玩具、餐具、便器等消毒);家校共同努力,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医院就诊。

  如果儿童确诊得了手足口病,家长应注意:

  1、居家治疗的患儿,要注意隔离,不要接触其他儿童;

  2、患儿及密切接触者家庭可使用肥皂、巴氏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衣被可用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3、成年人也有可能被感染带有病毒,接触孩子之前要更换衣服、洗手、洗脸,避免将病毒再次传染给孩子。

二、踏青出行,小心病从口入尽量选择到正规的餐厅等食肆用餐

  5月份正春暖花开的踏青时节,广大群众在外出旅行时应注意自身安全,尤其是食品安全。尽量选择到正规的餐厅等食肆用餐,且注意观察其是否取得《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资质,尽量选择有品牌、有信誉的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的食品。

  1、吃水果要洗净或去皮,不买腐败、霉烂、变质、有异味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谨慎购买接近保质期的食品。

  2、切忌食用病死的动物肉,不买、不吃有毒有害的食品,如:河豚鱼、毒蘑菇、果子狸等。不买来历不明的死物和来源可疑的反季节瓜果蔬菜等。

  3、不要喝生水,尤其是易被污染的河水、井水等;

  4、不要随便采吃不认识的野果、蘑菇、野菜等;对生食水产品,如咸螃蜞、黄泥螺、咸烤虾、咸梭子蟹等,要经卫生加工后再吃。

三、   5月15日是全国碘缺乏防治日。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缺乏碘而引起的疾病。缺碘会造成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其对人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严重缺碘会造成呆傻等残疾。孕妇缺碘除造成早产、流产和先天畸形儿外,更严重的是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目前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是全民食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广大群众在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免碘的丢失。

  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烟草使用是首要可预防死因之一,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肺气肿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吸烟者更易感染结核病和肺炎等传染性疾病,其中,二手烟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者轻,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尤其严重。

温州医院院感与疾控处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gb/17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