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季度粮油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著名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065.html粮油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年1季度 一季度,国内粮食市场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尤其在俄乌战争形势以及国内疫情局部点状散发等因素影响下,一度呈现阶段性供应偏紧的情况。对此,我国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保障了国内粮油市场总体稳定,价格上涨幅度在合理区间。一季度国内粮食价格整体走势表现为季度初的平稳,2月中下旬的快速上涨和3月中下旬的滞涨回落,本季度末价格仍高于上季度末水平。天津粮食市场运行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小麦价格先涨后稳;玉米价格持续小幅上涨;大米价格稳中偏弱;进口大豆、豆油价格先扬后抑。一、我市主要粮油品种价格运行概况小麦价格先涨后稳。在国内市场供应偏紧以及俄乌战争等因素影响下,2月20日左右,小麦价格结束了本季度前期-元/吨的趋稳阶段,并连续上涨至3月上旬的元/吨,而后滞涨趋稳,较上季度末涨幅约10%;玉米价格持续小幅上涨。俄乌战争推升国际玉米价格预期,东北地区提价锁定本地粮源,加之吉林疫情导致华北地区粮源减少,本市玉米到厂价从1月的元/吨持续小幅上涨至季度末的元/吨,较上季度末涨幅约5%;大米价格稳中偏弱。大米市场销售持续清淡,而且稻谷供应总体宽松,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销售成交率不高,天津地区东北产优质大米价格从1月的元/吨,小幅震荡运行至季度末的元/吨,较上季度末跌幅约0.8%;进口大豆分销价格先扬后抑。受南美减产影响,美豆出口需求增加,加之俄乌战争推升国际原油价格,物流成本增加,本市进口大豆分销价格从1月的元/吨持续上涨至3月上旬的元/吨,季度末价格回落至的元/吨,较上季度末涨幅约17%;豆油价格先涨后弱。1月至3月上旬,随大豆进口成本增加,豆油价格从元/吨上涨至元/吨,而后随国际市场植物油价格回落,国内豆油价格回落至季度末的元/吨,较上季度末涨幅约8%。 二、国内粮食形势要点与分析 (一)国家调控政策为市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一是,“一号文件”确定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二是,国家加大粮食市场正确舆论导向力度。上旬,国家发改委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稳价工作力度,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资本恶意炒作,将予以坚决打击。 三是,国家实施多项保粮、支粮政策。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明确年粮食生产重点工作及一揽子支持政策,要求各地全力以赴保夏粮小麦丰收,千方百计扩种大豆油料,紧盯不放做好农资稳价保供,毫不松懈抓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稳住农业基本盘,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实施包括: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50亿元助夏粮小麦促壮稳产;农业农村部将在全国16个省份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万亩以上等。 (二)上调粮食最低收购价,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 继去年第四季度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元/吨(较年提高40元/吨)后,今年2月,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公布: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元/吨、元/吨和元/吨,分别上涨40元/吨、20元/吨、20元/吨。体现了中央“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重点意图。 (三)我国粮食进口量维持高位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2月,我国共进口粮食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幅0.6%。主要品种中小麦、玉米有所减少,进口量和同比增幅分别为:小麦万吨,减少11.6%,玉米万吨,减少2.3%;大豆微增,为万吨,增加4.1%。值得注意的是稻谷及大米的进口量为万,同比增幅24.7%,主要受国际形势影响,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价格不断攀升,东南亚地区碎米作为替代品,价格优势凸显,我国对其进口需求不断攀升。 (四)俄乌战争形势多变继续影响国际粮价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全球小麦、大麦贸易中有着重要影响,年,两国在这两个品种上的出口量总计占全球比例均超过30%。2月中下旬以来,战争局势的趋紧无论对全球粮食供应、俄乌新作种植以及心理层面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芝加哥交易所美麦期价从2月21日的元/吨上涨至3月8日的元/吨,而后随俄乌局势趋缓,对粮价预期的助推作用有所减弱,期价震荡下跌至季度末的元/吨。3月中下旬,国际粮价已出现回归理性的趋势,后期应继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gb/17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家里有糯米粉和面粉的可以这样做早餐饼,比
- 下一篇文章: 市场各种大面派发阶段,回避高位股,市场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