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1241.html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课的课题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的一篇童话,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儿,擦燃了火柴后看到了奇异的幻象。

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幻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杜老师的脚步,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吧。

一、学习目标

1.认识课后15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会写“柴、旧”等13个生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4个词语。

2.学生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所看到的情形,以及想表达的愿望。

3.能和同学们去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试着说说自己的感受。

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我们来看看教材分析。

二、教材分析

语文书28页《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配有两幅插图,一幅图画了小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赤着脚走在大街上的情景。在这幅画面上还有家家户户的窗子里透着灯光,而小女孩却显得那样悲惨、可怜;另一幅图画了小女孩第4次和第5次擦燃火柴后,和慈爱的奶奶相拥在一起的幻象。她是那样的渴望得到爱抚,渴望拥有幸福啊。

课文的1~4自然段,写了小女孩悲惨的处境,在那又冷又黑的大年夜的街头,天上还下着雪,小女孩赤着脚走在大街上,因为卖不掉火柴而不敢回家。

5~9自然段写了小女孩为了让自己身体暖和一些,5次擦燃了火柴,在每一次擦燃火柴之后,他在火柴的光亮中看到了种种幻想,这些幻想都是他渴望拥有得到的。

童话故事的结局在10~11自然段,写了小女孩悲惨的结局,她冻死在街头。

其中5~9自然段情节结构非常相似,而本课的一个重点就是孩子们读文之后,知道这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是怎样的,以及这5次想表达的愿望又是怎样的。每擦一次火柴就体现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深切的渴望,也表现出她现实生活的痛苦。

作者在童话故事中运用了多处的对比写法,表达了强烈的情感,从故事的开头,家家户户都沉浸在那快乐幸福的节日氛围之中,而小女孩却孤苦伶仃流落在街头,冒着雪的大年夜不敢回家。

文中又写了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之后所看到的美好的幻想,和现实的残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凸显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最后小女孩冻死在街头。她带着微笑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以快乐衬托哀伤,更让人对小女孩的命运产生深深的同情。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2%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kz/19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