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ldquo老戏骨rdquo
来源:健康湖北、科普健康教育中心、健康广东及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年3月23日, 演员张少华因病去世, 享年75岁。 张少华的家人发布消息称, 自年9月至今, 10年间张少华饱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困扰, 多次住院治疗。 这样一位老戏骨离世,无疑让人感到惋惜。 到底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小编给大家解答一下! 我国约1亿慢阻肺患者, 90%没有被查出来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 简单点说:老慢支/肺气肿严重了,出现了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也可以理解为呼吸困难),就需要高度怀疑,老慢支/肺气肿进展到慢阻肺的程度了。 年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S)》的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万(约1亿人),已经构成我国重大疾病负担。 此外,慢阻肺也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据年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慢阻肺一直位居中国主要死因排行榜前三。 慢阻肺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慢阻肺早期没有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症状,当患者出现气促等症状时,往往肺功能已经损失50%以上,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而有70%的患者都属于这种情形。 如果不干预,发展成中重度的慢阻肺,每一次急性发作会加重一次,如果达到三次以上的发作,五年存活率不超过50%,发作次数越多存活年限越少。 专家指出,我国大约有1亿慢阻肺患者,可是平均诊断不到10%,也就是说90%的患者没有被查出来。在流行调查中发现92%的患者没听过这个病,也不觉得咳嗽、咳痰、憋喘是什么大病,更有甚者一边抽烟,一边吃药治病。 吸烟、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 都是诱因! 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年)》中介绍,很多因素会促成慢阻肺的发生: 1.遗传:已知的遗传因素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2.吸烟: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九成左右的慢阻肺患者都有吸烟史。而且,吸二手烟、三手烟,与主动吸烟同样危险。 3.空气污染:空气中的烟尘或二氧化硫明显增加时,慢阻肺急性加重显著增多。 4.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职业性的粉尘及烟雾、过敏原、有机与粉尘、工业废气等化学物质。 5.感染:比如儿童时期有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史。 此外,家庭装修材料甲苯、甲醛、氡含量高,反复吸入过敏原引起的气道炎性疾病,通风不良的室内烧煤、木柴,长期职业性接触粉尘、工业性金属颗粒物及有毒气体,雾霾中PM2.5及PM10,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经济条件差等也和慢阻肺的发生有关。 肺功能检查是金标准慢阻肺正如其名,病情进展是个缓慢的过程,从正常的肺功能到气道出现狭窄、呼吸不畅一般需要10~20年。 肺功能检测目前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医院的呼吸科就诊,特别是第一次诊断时,医院呼吸科门诊做肺功能检测,因为检测完还要进行评估,也就是评估肺功能损害的具体情况,有没有气道炎症等,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对于40岁以上并且长期吸烟,伴有活动后气急、咳嗽咳痰等症状的人群,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测,确认是否已患上慢阻肺。另外,建议年过40岁后在日常体检中,增加肺功能检查。 另外,国际上通用“6分钟步行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的情况:患者在平地尽可能快速走动6分钟,测量步行距离。 钟南山院士也呼吁,这个6分钟,你要陪伴在父母身边,为他们的健康,做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6分钟步行测试的简单操作方法: 上图所示,在平坦的地面划一条30米的直线,两端各放一把椅子。测试者需沿着直线尽可能快速行走,直到6分钟停止,测量步行距离。当然,这是在智能手机还没普及的年代运用的常规做法。而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测量6分钟所走过的距离。现在,我们可以借助智能手机,陪着父母一起走,帮助他们计时和测距。当得出具体的步行距离后,请对照下表:6分钟步行距离越短,心肺功能越差。当发现父母的检测距离进入上表的范围时,同时父母还有长期抽烟等习惯,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测来确诊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 三个方法预防慢阻肺1.拒绝吸烟和二手烟:慢阻肺患者中90%以上都有吸烟或者被动吸烟史。而且吸烟时间越长,吸烟数量越大,慢阻肺的发病率也就越高。 2.注意厨房油烟:建议做饭时:尽量打开厨房窗户,开火前就要打开抽油烟机,炒完菜抽油烟机再开10分钟,能吃炖菜、拌菜就不炒菜,一定要炒菜油温控制在5~6成热即可,做饭用底厚一点的炒菜锅,每个月清洗一次抽油烟机过滤网。 3.中青年时多参与运动:中年人的心肺功能好,老年患慢阻肺的风险低。好的心肺功能,离不开持之以恒的运动。建议每天最好有30分钟的有氧运动,每周保证分钟以上。 还有一个非常必要的动作,就是戴口罩。如果觉得这些方法太基础,可以学学2种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1、缩唇呼吸 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比,维持在1∶2或1∶3即可。 2、膈式或腹式呼吸 把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腹部凸出,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 呼气时经口呼出,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推动肺部气体排出,手感到腹部下降。 另外,可以在腹部放置小枕头、杂志或书本帮助训练腹式呼吸;如果吸气时,物体上升,证明是腹式呼吸。 这两种锻炼方式每天训练3~4组,每组重复8~10次即可。 往期精彩 “不接种会吃亏!”张文宏最新提醒...... 清明返乡不需要核酸检测,四类人员不可参加祭扫 熔断!一飞往深圳航班五例阳性! 戳“阅读原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tz/14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肺气肿根据症状可以分为哪五个阶段
- 下一篇文章: 医养结合老年人8大日常疾病护理要点及7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