鐧界櫆椋庡垵鏈熸不鐤楁柟娉? http://m.39.net/pf/a_4549564.html

呼吸功能锻炼

01

定义

呼吸功能锻炼是肺部感染预防和护理中的重要措施,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目的在于将浅而快呼吸改变为深而慢的有效呼吸。通过锻炼,能够有效加强患者膈肌运动,提高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增加活动耐力。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个措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02

目的

1)改善肺通气2)使异常的呼吸形态转变为正常的呼吸形态3)增加胸廓的活动度4)特别是对于一些手术前的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就是帮助他提高咳嗽的有效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需要进行咳嗽训练,就是呼吸训练,减少肺部的生理性死腔,然后不断的提升肺呼吸的有效性。

03

适应症

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②慢性限制性肺疾病,包括胸膜炎后和胸部手术后。

③慢性肺实质疾病,包括肺结核、尘肺等。

④哮喘及其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

呼吸训练的禁忌症:

04

禁忌症

(1)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尚未被控制的患者。

(2)呼吸衰竭的患者。

(3)如患者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等不良情况也不宜进行呼吸训练。

05

分类

腹式呼吸训练

抗阻呼气训练

局部呼吸

呼吸肌训练

胸腔松动练习

1

腹式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膈式呼吸锻炼)

作深而迟缓的腹式呼吸法,使吸气摩擦阻力降低,潮气量扩大,换气/血液比例失衡改进(一切正常0.8)。

方式:患者取立位或座位,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部。呼吸时竭尽全力挺腹,胸部没动;呼吸时腹部凹陷,尽可能将气呼出来。每分吸气7~8次,每一次10~30分钟,每天锻练2次,把握腹式呼吸法后,应将胸式呼吸融进在其中,能合理提升呼吸运动的能量和高效率,激发换气的发展潜力。

2

抗阻呼气训练

在呼气时施加阻力的训练方法。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适当增加气道阻力,减少或防止气道在呼气时塌陷,从而改善呼气过程,可以采用缩唇呼气(吹笛样呼气)、吹瓶呼吸、吹球囊呼吸和发音呼吸等。

3

局部呼吸

在胸部局部加压的呼吸方法。治疗师或患者把手放于需加强部位,在吸气时施加压力。用于增加胸部局部的呼吸能力。

4

呼吸肌训练

可以提高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用于治疗各种急性或慢性肺疾病,主要针对吸气肌无力、萎缩或吸气肌无效率,特别是膈肌及肋间肌。

胸腔松动练习

胸腔松动练习是躯干或肢体结合深呼吸所完成的主动运动。它的作用是维持或者改善胸壁、躯体及肩关节的活动度,增强吸气深度或呼气控制,还可以将胸腔松动练习配合音乐编成呼吸操达到增强体力,提高肺功能的目的。

05

注意事项

1)每次练习腹式呼吸次数不宜过多,即练习2-3次,休息片刻在练,逐步做到习惯于在活动中进行腹式呼吸。各种训练每次一般5-10分钟,以避免疲劳。

2)放松呼气时必须被动,避免腹肌收缩,将双手置于病人腹肌上,以判断腹肌有无收缩。

3)病情观察,训练时不应该有任何不适症状,锻炼次日晨起时应该感觉正常,如果出现疲劳、乏力、头晕等,应减少训练时间、次数或暂时停止训练。

4)病情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训练方案,避免训练过程中诱发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衰竭。

5)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锻炼联合应用,可以改善呼吸困难;避免憋气和过分减慢呼吸频率,以防诱发呼吸性酸中毒。

6)训练时适当给氧,可边吸氧边活动,以增强活动信信心。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tz/15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