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联合无痛中心团队再次成功完成一例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术后患者气促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胸部CT提示右上肺萎缩不张,右上肺减容成功,肺功能(FEV1术前25%,术后37%),6分钟步行试验指标、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开开心心出院。

单向活瓣肺减容术后

术前胸部CT

单向活瓣肺减容术后胸部CT

术前肺功能(极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FEV%)

术后肺功能(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FEV%)

气管镜下图像

50多岁的黄叔是一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重度减退,生活质量极差。为改善这一窘况,医院治疗,但效果不如人意,于年4月下旬到我科就诊,郭清科主任查房时进行详细检查,并对其病情进行认真讨论,发现黄叔有支气管单向活瓣肺减容术指征,组织无痛中心麻醉科/心内科/心内科/胸外科/质控科等多学科MDT诊疗,手术当天我科联合无痛中心麻醉团队,经过一系列严谨的评估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通过Chartis系统测定,右上叶旁路通气阴性,确认叶间裂完整后成功为黄叔肺气肿破坏最严重的右肺上叶为靶区置入四个EBV单向活瓣减容,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气促症状大为缓解,复查胸部CT提示右上叶肺气肿消失,右上叶萎缩不张,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改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增加,肺功能提升(FEV1术前25%,术后37%)。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黄叔感觉“呼吸顺畅了”。

左图显示的是支气管活瓣植入肺减容术前的肺部情况,见右上叶病变严重,影响邻近肺组织的通气。右图显示的是支气管活瓣植入肺减容术后的肺部情况,见病变靶肺叶容积较少,邻近肺组织压迫解除,肺有效通气容积改善。

郭清科主任介绍,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是一种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新技术,放置在支气管内的活瓣,允许分泌物和气体从活瓣远端肺组织排出,但阻止气体进入活瓣远端肺组织,从而使靶肺组织逐渐萎陷不张,达到减容的目的,与传统的开胸肺减容术相比,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疗效显著等优势,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的成功开展为广大不均质肺气肿表型、叶间裂完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带来新的选择。

后序:郭清主任介绍:医院作为国家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依托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围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道危重症开展进一步研究,不断在呼吸介入治疗方面进行创新,成功开展各个高难度介入诊疗技术,如:全肺大灌洗术、冷冻肺活检术、EBUS-TBNA、支气管或气管支架植入术、肿瘤氩氦刀治疗、经支气管单向活瓣肺减容术等技术,专科能力建设做加法实现“大病不出县”,让高州及周边县域百姓享受“幸福”的呼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tz/1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