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最具体的小学科学实验附详细过程
四年级实验 (上册)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1、做小吊车 一、实验题目:做小吊车 二、实验要求:制作一个小吊车 三、实验器材:纸盒、木板、生物、、重物、线、剪刀、胶水、锥子、小刀。 四、操作步骤: 1、用小刀把木板裁成长15cm,宽3cm的木板条一块,长5cm,宽3cm的木板条两块,边长6cm的正方形木板一块。 2、把裁好的材料按图组装成一个小吊车模型。 3、分别拉或放线,看看小吊车车臂是怎样升降的。 2、记忆游戏 一、实验题目:记忆游戏 二、实验要求:记忆游戏01 三、实验器材:手电筒、橡皮、笔、文具盒、风车、塑料盖等。 四、操作步骤: 1、在桌上摆放所有物品。 2、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各个物体的位置。 3、转过身,由另一个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 4、再转回来,看看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3、玩滚轮 一、实验题目:玩滚轮 二、实验要求:玩滚轮 三、实验器材:剪刀、泡沫塑料板、胶、胶水、长30cm的小木棒、小盘、线、重物、线轴。 四、操作步骤: 1、用泡沫塑料板剪两个圆轮片。 2、把线轴用胶水固定在圆轮片中央。 3、将一根木轴插入线轴中央,再把一根拴有小盘的丝线,固定在木轴的一端。 4、往小盘内放进重物,放开手,滚轮运动起来。 4、制作地球模型 一、实验题目:制作地球模型 二、实验要求:制作地球模型 三、实验器材:旧报纸、一个旧皮球、颜料和颜料刷、一张世界地图、粘土、胶水。 四、操作步骤: 1、用报纸制作一个底座。 2、将旧报纸撕成条,用胶水贴在皮球上,至少要贴3层。 3、用粘土在球上做出高山、平原的形状。 4、给自制的地球模型涂上颜色。 5、观测一天中影子方向和温度的变化 5实验题目:影子方向的变化。 二实验要求:使学生知道,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光照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实验器材:螺丝帽、铅笔、白纸、手电筒。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把铅笔一端插在螺丝帽中,使铅笔能直立在螺丝帽中。 3在桌面铺一张白纸,把插有铅笔的螺丝帽放在纸的中央。 4、用手电筒光分别从前、后、左、右方向照射铅笔,观察铅笔在纸上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6、影子长短的变化 6实验题目:影子长短的变化。 二、实验要求:使学生知道,影子的长短是随光照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实验器材:白纸、跳棋子、手电筒。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白纸铺在桌面上,把跳棋子放在白纸中央。 3、用手电筒光在跳棋子下上方照射,观察棋子的影子有多长。 4将手电筒稍斜一些,仍使光能照在棋子上,观察棋子的影子有多长。 5将手电筒再斜一些,仍使光能照在棋子上,观察棋子的影子有多长。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下册) 四年级下册 一、实验题目:制作简易观测仪 三、实验器材:硬纸片、胶水、花盆、方形纸、尺子、橡皮泥、剪刀、铅笔、一根竹签、两根吸管。 四、操作步骤: 1、将硬纸片剪成三角形。 2、把三角形剪成两部分,将吸管两端剪开口,一头插在三角形的上半部分,另一关插在三角形的下半部分,做成一枝箭。 3、将竹签插在吸管中间。 4、在方形纸上画出两条对角线。把花盆放在纸上,沿花盆外沿和内孔画两个圆。 5、剪去外圈以外和内圈以内的部分,将圆圈用胶水粘到花盆底部。 6、将另一根吸管插在花盆的洞中,并用橡皮泥固定。 7、把箭插入吸管,就制成了简易观测仪。 一、实验题目:制作简易雨量器 三、实验器材:大可乐瓶、剪刀、笔、纸条、胶水、尺子、胶带。 四、操作步骤: 1、用剪刀将大可乐瓶沿上沿剪下。 2、将剪下的瓶顶倒扣在瓶的底部,用胶带封好。 3、从瓶底向上贴一条胶带,用尺子量好距离,每10mm画一条刻度线。 4、将水倒入瓶中,使水位达到标尺的“0”刻度线。 3、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天平的使用方法 1.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要归零。 2.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3.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4.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5.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6.物体的质量=砝码+游码 7.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 8.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时,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9.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10.砝码若生锈,测量结果偏小;砝码若磨损,测量结果偏大。 使用注意: 1.事先把游码移至0刻度线,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左右平衡。 2.右放砝码,左放物体。 3.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在使用天平时游码也不能用手移动。 4.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5.加砝码应该从大到小,可以节省时间。 6.在称量过程中,不可再碰平衡螺母。 7.若砝码与要称重物体放反了,则所称物体的质量比实际的大。 使用量筒 正确的方法: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错误的方法: 俯视,视线斜向下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上,所以读出的数值比实际值数值偏大。 仰视,视线斜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下,所以读出的数值比实际值数值偏小。 一、实验题目: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三、实验器材:木块、石子等几种固体、天平、记录纸、笔、小刀、量筒、水等。 四、操作步骤: 1、用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 2、用量筒和水测出固体的体积。 3、用小刀划一划,看看固体的软硬。 4、把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实验题目:测量固体的体积 首先规则的固体就可以用相应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没学就可以用 1.将固体完全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即为固体的体积 2.如果固体吸水或密度比水小可用埋沙法,原理和水一样,多出的沙子体积就是固体体积 3.如果只是密度比水小但不吸水,还可以用针将物体压入水中(全部):针压法 实验题目:化冰实验 目的:知道物体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器材:酒精灯烧杯,冰渣,天平,温度计,铁架台 过程:1用天平称出30克冰渣 2.烧杯和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每2分钟观测一次 4记录冰化成水及沸腾时温度及质量的变化。 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实验名称:蒸发的快慢 目的:验证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要素:表面积,温度,通风 器材:相同的两个瓶盖 步骤:1在大小不同的瓶盖上滴上相同多的水,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观察。 2在同一个瓶盖上分别2次滴上相同多的水。第一个加热,第二个不加热,观察蒸发速度。 3在同样大的瓶盖中分2次滴上同量的水,第一个放在通风的地方,第二个放在不通风的地方,观察蒸发的速度。 结论:谁在温度高,表面积大的,通风处蒸发得快。 实验题目:水蒸气凝结的条件。 实验要求:认识水蒸气在遇冷的条件下凝结成水。 实验器材:小烧杯2个、方形玻璃2块、酒精灯、试管夹、热水、火柴、污物桶。 操作步骤: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在两个烧杯内,倒入同样多同样热的水。 点燃酒精灯,用试管夹夹住一块方形玻璃,在酒精灯火焰上均匀加热(一边晃动着一边加热)。 将冷、热玻璃片同时分别盖在一个烧杯口上。(冷玻璃片可请一个学生帮助盖。) 过一会儿,观察出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加热方玻璃时,一定要转动加热,转动速度要快,一般转10圈左右即可。(时间过长会将玻璃烧炸。) 12、雨的形成 实验题目:雨的模拟实验。 实验要求:验证雨的成因。 实验器材: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金属盘、冰、水、火柴、污物桶。 操作步骤: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照下图组装好实验器材,点燃酒精灯,开始实验。 观察出现哪些现象。 说一说,实验中,杯内下部的水、上部的“白气”,变大的水珠、落下的水珠,各相当于下雨天的什么。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为增加杯壁透明度,可用毛笔蘸取肥皂水,涂在烧杯内壁,以除去杯壁的雾滴。 实验上方金属盘内,应倒入冰水混合物。 用别的物体(如碗)代替金属盘也可以。 13、种茄子 一、实验题目:种茄子 二、实验要求:种茄子 三、实验器材:土、水、花盆、茄子籽、塑料盒等 四、操作步骤: 1、松土。松土时,注意把土里较大的石子挑出来。 2、浇水。浇水前,先挖一个小坑,浇水量不宜太多。 3、浸种。选择颗粒饱满、无虫害的种子,用水浸泡一段时间。 4、播种。待水渗入土壤后再播种子,每个坑里可以播两三粒种子。注意不要播得太深。 5、出苗。 6、间苗。每个坑里选一棵长得较壮的茄子功留下,将其他的拔掉。因为留的功太多会影响茄子秧的生长。 14、制作蝶的标本 一、实验题目:制作蝶的标本 二、实验要求:制作蝶的标本 三、实验器材:大头针、透明胶条、硬纸板、泡沫塑料块。 四、操作步骤: 1、用透明胶条粘隹一些卵,固定在纸板上,或将带卵的树叶固定在泡沫塑料块上。 2、按照展翅板的角度,将蝶翅充分展开,并固定在展翅板上,待干燥后放标本盒中。 3、为防止虫蛀,在标本盒内加入一定量的樟脑片。 15、液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实验题目:液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要求:认识液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实验器材:保温杯(内装热水)、小烧杯两个(一个装有冷水)、水胀缩实验小瓶(由带塞针剂小药瓶、红色水、细饮料管构成。在管外套一个用气门心胶管制成的小胶圈,用来标记管内液面高度。)、用上面的方法组装煤油胀缩实验小瓶、酒精胀缩实验小瓶。 操作步骤: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将水胀缩实验装置细管外的小胶圈调至液面位置,首先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再将小瓶放入冷水,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作煤油、酒精胀缩实验。 根据水、煤油、酒精都有热胀冷缩性质,归纳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小药瓶要贴上标签,不要混用。 16、固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实验题目:固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要求:认识固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实验器材:固体球胀缩教具、酒精灯、火柴、冷水、抹布、污物桶。 操作步骤: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把金属球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放在金属环中,金属球不能通过金属环。 把金属球放在冷水中,使它冷却,再放在金属环中,金属又能通过金属环。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烧金属球时间约三分钟。 17、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实验题目:气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要求:认识气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实验器材:圆烧瓶、带塞玻璃弯管、红水、烧杯(内有冷水)。 操作步骤: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用玻璃弯管安皮塞的一端,蘸取少许红水。 将塞慢慢塞在圆烧瓶口上,控制塞进深度,使红水升至适当位置。 用双手(或单手)握住烧瓶球形部分,给空气加热。观察出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将烧瓶球形部分放入冷水,观察有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玻璃弯管要用细玻璃管弯制而成。若红色水不能在弯管中保持住,就应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 玻璃管要长些,否则瓶内空气热膨胀后,可能把红色水滴“顶”出管外。 红色水滴位置用塞塞入瓶口深浅来控制,一般在玻璃弯管中部偏下为宜。这样既有利于显示空气热胀的效果,又有利于显示空气冷缩。 实验题目:溶解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判断不同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 器材:烧杯多个,玻璃棒,药匙,高锰酸钾,盐,面粉,洗衣粉,木屑,粉笔末等。 过程:1.往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2.用药匙取适量的高锰酸钾,盐,面粉,洗衣粉,粉笔末等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3.静止观察 4.结论: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不能溶解。 18、分离 实验题目:分离。 实验要求:知道过滤能除掉水中不溶解杂质。 实验器材:滤纸、净水、滴管、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沉淀过的水。 操作步骤: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讲解演示铁架台、漏斗、烧杯组装方法。 演示折叠滤纸,学生仿做。 演示浸湿滤纸,放入漏斗,让学生仿做。 演示放漏斗于铁圈中,移动烧杯,使漏斗颈下口直面接触杯壁。 演示顺玻璃棒慢慢倒水进行过滤。 观察滤纸上有什么?滤过的水有什么变化。 讨论过滤有什么作用。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19、混合后的变化 一、实验题目:混合后的变化 二、实验要求:研究物体混合后的变化 三、实验器材:烧杯、水、药勺、食油、醋、小苏打、洗洁精、水泥。 四、操作步骤: 1、将三个烧杯依次编号为1、2、3。 2、向1号杯中加入10ml的醋,再加入一小勺小苏打。 3、向2号杯中加入适量食油和水,再加入10滴洗洁精,搅拌后静置5分钟。 4、向3号杯中加入水泥,再加入少量的水,搅拌后立即倒入自制的模具中。 5、观察各杯中发生的变化。并记录在表格中。 5、温度计的使用 一、实验题目:温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要求:温度计的使用 三、实验器材:冷水、热水、烧杯、温度计。 四、操作步骤: 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2、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时,读出温度。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6、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实验题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实验要求:学会正确使用酒精灯。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湿抹布、污物桶。 操作步骤: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左手扶灯身,右手摘下灯帽,口朝下扣放在桌上。 划着火柴,从侧面接近灯捻点燃酒精灯。 甩灭火柴,将熄灭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 讲解火焰的分层,指出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要使用外焰。 熄灭酒精灯时,左手扶灯身,右手取灯帽,快而轻地盖上;待火焰熄灭后,提起灯帽,再盖一次。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实验前检查灯捻,除掉烧焦部分,剪齐灯捻。 灯身内酒精,最多不要超过灯身的2/3。 拿掉灯盖或熄灭酒精灯时,一定扶好灯身,以免将酒精灯弄倒。 绝对不可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灯,否则容易着火。 万一灯内酒精洒出,使桌面或其它物体着火,不要慌张,要迅速用事前备好的湿抹布盖灭。 7、化冰实验 一、实验题目:化冰实验 二、实验要求:化冰实验 三、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火柴、冰、水、烧杯、温度计等。 四、操作步骤: 实验1: 1、将甲杯在室温下静置,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在冰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2、记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测量水的质量和温度并记录。 实验2: 1、用酒精灯加热乙杯,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在冰化成水及水沸腾时的温度的变化。 2、记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以及到水沸腾时的时间,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并记录;停止加热后,测量沸水的质量并记录。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观察水会有哪些变化。 8、蒸发快慢的因素(一) 实验题目:蒸发快慢的因素(一)。 实验要求:认识风、温度和蒸发面积,是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实验器材:大培养皿5个(直径相同)、小培养皿1个、挂历纸1张、量杯1个、水。 操作步骤: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用量杯在六个培养皿中倒上等量的水,两个一组,分成三组。 将第一组(一大一小)放在背阴处,第二组放在通风的背阴处,其中一个用挂历纸筒围起来(避风)。第三组一个放在阳光下,另一个放在背阴处。 记下实验开始时间。 比较几个培养皿中的水变干的时间长短,思考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水量不要多,能在大培养皿中形成薄薄一层即可。 围培养皿的挂历纸筒要高一些,才能起到避风的作用。 9、蒸发快慢的因素(二) 实验题目:蒸发快慢的因素(二)。 实验要求:认识蒸发快慢的因素。 实验器材:同样大、同样质地的手绢6块。 操作步骤: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将6块手绢一起放到水里浸湿,取出,拧去大量水分。每两块一组,分成三组。 第一组,一块展开,另一块折叠,同时晾于背阴处。(对比蒸发快慢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 第二组,同时展开,一块置通风处,另一块置背风处。(对比蒸发快慢与有风无风的关系。) 第三组,同时展开,一块晾置阳光下,另一块晾置背阴处。(对比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每隔一定时间,观察一次,记录各块手绢变干的时间。 比较各块手绢变干时间的长短,分析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尽力做到手绢面积、质地、含水量、开始晾的时间等条件相同。 尽力加大蒸发面积、风、温度的差别,使效果明显。若使用电扇造成风大小的显著差别,效果更好。 10、蒸发快慢的因素(三) 实验题目:蒸发快慢的因素(三)。 实验要求:知道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实验器材:50X50X3(毫米)光面涂上黑漆的毛玻璃7块、冷水杯、热水杯、滴管。 操作步骤: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将毛玻璃两块一组,分成三组。 第一组:用同一块湿抹布,同时将两块玻璃毛面擦湿,分放两边。用口使劲向其中一块吹气,表示有风和风的大小。对比观察风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第二组,将两块毛玻璃在水中浸湿,甩去多余水分,同时放在向阳处和背阴处,对比观察温度对蒸发的影响。 第三组,用滴管在两块玻璃毛面上各滴一滴水,其中一块玻璃上的水滴保持原形,另一块玻璃上的水滴用羽毛(不粘水)摊开、展平。对比观察蒸发面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尽力做到毛玻璃面积、玻璃上的水量等条件相同。 毛玻璃最好用碱洗净,光面用黑漆涂黑,以增强实验效果。 11、小水珠从哪里来 20、蜡烛燃烧的变化 一、实验题目:蜡烛燃烧的变化 二、实验要求:蜡烛燃烧的变化 三、实验器材:蜡烛、烧杯、火柴、石灰水 四、操作步骤: 1、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苗上,观察杯壁上的现象。 2、把烧杯擦干,将石灰水倒进杯子,晃一晃倒出,再罩在蜡烛上观察。 3、观察各烧杯中发生的变化。并记录在表格中。 21、制作多色果冻 一、实验题目:制作多色果冻 二、实验要求:制作多色果冻 三、实验器材:紫甘蓝汁、烧杯、酒精灯、醋、水、苏打、琼脂。 四、操作步骤: 1、制作紫甘蓝汁。 2、给紫甘蓝汁加热,加热后,在紫甘蓝汁中溶入琼脂。 3、凝固后,加点醋。 4、将果冻另一端浸入苏打水中。 22、钢丝绒生锈 一、实验题目:钢丝绒生锈 二、实验要求:钢丝绒生锈 三、实验器材:钢丝绒、油、水、醋或盐、带盖玻璃瓶。 四、操作步骤: 1、把5块钢丝绒,分别放入5只玻璃瓶中,给瓶子编上号码。 2、向2号瓶中加满油;3号瓶中注满开水;4号瓶中注入少量的水;向5号瓶中注入少量的水,并放入少许醋或盐。 3、过一段时间,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中。 23、生锈时产生的热量 一、实验题目:生锈时产生的热量 二、实验要求:生锈时产生的热量 三、实验器材:温度计、带盖玻璃瓶、表、醋、水、钢丝绒、钉子。 四、操作步骤: 1、在玻璃瓶中放入一支温度计,盖上瓶盖,5分钟后,记录下瓶中的温度。 2、与此同时,在50ml醋中浸泡钢丝绒。5分钟后,拿出钢丝绒,挤出残留的醋。 3、将钢丝绒包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然后一起放入瓶中,盖上瓶盖(温度计穿过瓶盖伸出来)。 4、5分钟后,记录温度,并观察钢丝绒发生了什么变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tz/18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图像融合游戏改善视力提高视力球视远
- 下一篇文章: 哈佛学生思维游戏007009测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