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见这些以前的东西,就忍不住想起那让人忘不了的从前。如今我照样用缝纫机补东西,拿搪瓷杯喝水,使红双喜脸盆洗衣服,取暖靠蜂窝煤,泡菜缸里塞了些没啥用的小零碎,有时洗被子得用搓衣板,觉着这样洗得干净,做被子得用顶针,蒸馒头离不了竹篦子,大木箱子里放着两床被子,家里当然也有一杆秤,每次买完东西都用它称一称。这些旧东西还在我生活里呢,一直跟它们一块吃苦的日子,身体累,可心里不累,最后就成了最甜的回想。这些东西用了一些,见了一些,真是老啦……

这是补袜子使的,咱这儿叫它袜板。那补袜子的袜桩,就是用来补袜子的哟!我小时候,咱这边把这叫袜桩,用它把袜子撑起来好修补,也能用来做鞋。还有袜托板,也是补袜子用的,我家里有俩,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2、老式缝纫机,在七八十年代,它可是结婚必备的四大件之一呢。现在我奶奶和姥姥家都还留着老式缝纫机,我奶奶有时会在家里用它来缝衣服!

3、这是磁石电话,我初一那会儿学校里有,摇一摇就能接到总台。60年代一般人可买不起这东西,到了70年代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那时候上海、广州、香港(特别是广东地区)不少人都用上了这电话,而大哥大应该是从90年代开始出现的。

4、铜锁,那可是年代久远的锁啦,属于老物件儿。

木斗,过去是农村里用来量粮食的东西

6、汤婆子,老人常用它来暖手、暖脚、暖被窝,里面装着开水,我小时候见过这东西。在我们上海话里叫“汤水捂子”,北方人则称其为汤婆子。睡觉前,把滚开的水灌进去,再拿个布套套上。放被子里能热大半夜呢。要是不用布套,不小心就会烫伤皮肤。这其实就是个水壶,我们家以前有个纯铜的,两个半球是用锡焊一块儿的,爷爷晚上会灌热水放被窝里暖脚。有一年冬天,把这个用来暖脚的水壶直接放火上加热,结果忘了拧开盖子,我们正在吃晚饭的时候,“砰”的一声巨响,它从中间炸开,一分为二,把我们一家人都吓了一跳,那声音就跟手榴弹爆炸似的。

放热水在里头!这是纯铜的。我小时候那会儿,根本没电热毯,冬天晚上睡觉时,被窝里就会搁一个,暖和得很,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都还热乎着呢!

7、我小时候用过那种老式手电筒,可沉手了,得用两节1号电池,亮堂得很,后来就找不着了。

8、老钟表是时间的记录者,沉淀着岁月,留存着珍贵回忆。那每一次的滴答响,都是时光的交响乐,于岁月之河中奏鸣……老物件里蕴含的岁月,每一个老钟表都装着过去的记忆。

9、我小时候,那个泡菜缸跟我家照片里的简直一样!夏天的时候,把成袋的大米放里面,缸上还能放个菜板切菜,冬天就拿它来腌酸菜,可后来这缸就找不着了!

10、竹灶漓。是用来捞饭或者从水里捞东西的。现在卖的铁灶漓跟它差不多,就是这竹灶漓年头久些。

11、火柴枪,舅舅曾用粗铁丝、自行车内胎还有链条给我做了俩,那可太好玩了,拉撞针拉得手疼得连筷子都拿不起来。如今都没影儿了。洋火枪呢,就是太耗火柴,被家长给收走了。

12、那种钻通常被称作坨钻。木工也会使这种钻,到底是木工用还是锔锅匠用,得看钻头的类型。

13、看到结尾了,有谁认识这个不?

这些东西咱都熟啊!这说明时间过得快,净给人留点美美的回忆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tz/1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