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必学小秘方,养好它,整个秋冬
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 古诗云“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行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处暑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结束, 凉爽的秋天迎面而来。 处暑之后,天气渐凉, 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 人体的脾胃和肺脏容易受到影响, 传统中医认为“秋气应肺”, 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 它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 是人体最易失守的防线。 所以滋阴润肺是秋季养生的重点。 养好它,保你整个秋天都无恙! 那么处暑过后,“肺”最怕什么? 1、怕燥 立秋之后,气候逐渐转为干燥,易耗伤津液,故秋季常见口鼻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裂等症。 2、怕热 中医讲“肺为娇脏”,它既怕寒又怕热。肺受热后容易出现咳、喘(气管炎、肺炎)等症状,如果肺胃热盛还可能导致面部起痘、酒渣鼻等。 3、怕基础性疾病 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乃至肺癌,这些疾病可不同程度地加速肺功能损害。 处暑过后怎么养肺呢? 处暑时节,白天热、早晚凉, 此时饮食进补须适度, 否则反而弄巧成拙加重体“燥”。 给您推荐秘制3款处暑养生汤, 帮您防秋燥、去秋热, 轻松赶走季节变化、 冷热交替引起的上呼吸道及肠胃炎等疾病。 润肺润燥汤 功效:滋阴润肺、生津润燥,缓解秋燥伤肺、干咳少痰、上火咽痛、皮肤干燥、口干口渴等症状; 做法:百合15克、西洋参6克、银耳适量,炖清汤或鸽子汤服用。 补肺定喘汤 功效:补肺气、滋肺阴、扩气管、祛痰毒、抗过敏,增强免疫功能,预防老慢支、咳喘、哮喘等病症; 做法:灵芝9克、黄芪9克、百合15克、甘草6克,煎水服用或炖排骨汤服用。 健脾营养餐 功效:健脾养胃、增强肠道免疫,减少季节转换引起的胃肠不适、腹胀腹泻、大便不调等症状; 做法:山药克粉、茯苓粉克、莲子粉克,炒熟,一次30克,一日1-2次,开水冲服或入粥服用。 广告: 鸿翔中药,始于,地道,厚道!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tz/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阴阳平衡,人体才能健康
- 下一篇文章: COPD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傻傻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