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养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老年人群如
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m.39.net/pf/bdfyy/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秋千节、祭祖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时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满目葱茏,是人们领略大自然勃勃生机的大好时光,但随着气温回升,天清地明,降雨量也增加,人们也容易患与气候相关的疾病。那么,在清明前后这段时间里,大家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应如何养生防病呢? 雨纷纷 清明时节 一、吃 1 应多吃“柔肝”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春季五行属木,在人体与肝相应,故应选择“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如荠菜、山药、菠菜、银耳、大枣、青豆、茼蒿等。 多吃“祛湿”的食物 清明雨多湿气重,人也易感受湿邪,故在饮食上应选择一些健脾温胃祛湿的食物,如扁豆、薏米、白菜、赤小豆、绿豆芽等。 二、穿 2 宜宽袍大袖 中医学建议清明时节宜“被发缓形”,“被发”就是指该生发时就不要有约束,类似于不要把头发扎起来,而随其披散,以此适应生发之机。“缓形”就是在形体上也不要有约束,穿着宽松的衣服,以免在机体顺应天时升发之时而受到约束。 此外,春季五色对应的是青色,穿衣的时候也应尽量向青绿色靠拢,以顺应天时。 三、住 3 宜夜卧早起 春天之气在于生发,不能总是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相对于冬天的早睡晚起,应适当调整睡眠时间,在辰时(早上7点—9点)起床并开始进食。 四、行 4 多动少静,春练别太早 清明自然界阳气生发,依据“春夏养阳”的古训,要多动少静,不可闭门不出,不可坐卧太久。不过老年人春练还是应在太阳升起之后,不能太早。 另外,老年人外出踏青,要注意“动”宜适度,尤其是有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老人,不可活动强度太大,应以身体不感疲劳为度。 五、玩 5 宜放风筝 春季放风筝既适应了气候多风的特点,又适应了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春季特征。顺应天地之气,天人相应,有益于身体健康。 六、防 6 清明时节要预防这些病 1)防血压波动 春季人的情绪容易波动,易发怒,易激惹,易与人发生冲突,故人的血压也容易出现波动。这种波动有的人表现为血压较平时高,有的人表现为血压较平时低,有的人则表现为一天之内血压变化大,不稳定。所以,有高血压的老人外出踏青时一定要备好降压药物和血压计。 2)防感冒 清明时节气温不稳定,乍暖还寒,又常降雨,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加之老年人免疫力不足,故常易感冒,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老人,甚至容易诱发加重。故老年人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淋雨,必要时提前备好感冒药物。 3)防过敏 清明时节百花盛开,使人心旷神怡的同时,容易诱发过敏的花粉和各类植物孢子也增多,过敏体质尤其是患有哮喘、慢性荨麻疹的人外出要注意避开过敏源,避免引发旧疾。 4)防情绪疾病 春季在志为怒,清明时节天气的多变再加上缅怀先人容易使人悲伤、情绪低落,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疾患高发,尤其是原有抑郁、焦虑倾向的人更应注意调整自我情绪,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倾诉,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老年病科简介 医院老年病科由建院时的内科发展而来,正式建科于年,是集医疗、护理、康养、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重点科室,系国家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四川省老年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建设单位,并建立有2个分中心。科室突出中医药特色,重视“肾虚血瘀”学术理论的临床运用,坚持以“补肾化瘀”为主要治则进行老年性疾病的防治,致力于老年性急性疾病、慢性疾病、共病、老年综合征,同时重视体质辨识及健康养身,以防大于治的观点服务于临床,把临床工作做到疾病前期的防治及调养层面。老年病科以强大的医疗团队为支持,建立了医养单元,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以养为主”为核心的健康养老专业服务。 目前拥有床位60余张,建有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四川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四川省名中医工作室2个。科室以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为学科带头人,现拥有高级职称8人,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名,省名中医2人,硕士生导师2人,省中医药科学院名中医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带头人后备人员3人。老年病科围绕肾虚血瘀理论及本科室优势病种,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20多项科研项目,获国家专利3项,撰写论文共60余篇,公开发表医学论文余篇,出版专著5部;研发院内制剂3种,在临床上运用20余年,疗效显著,深受广大病友的欢迎。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供稿:文秀华(老年病科)编辑:周诗宇审稿:孔捷 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wq/15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什么是肺气肿肺气肿的日常护理要点
- 下一篇文章: 百岁老人摔断腿,险龙游六院献大爱,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