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哮喘误区知多少不是所有哮喘
军大在线医院呼吸科官微,日常主要科普关于呼吸病类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节、慢阻肺、尘肺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科普知识 “对于哮喘,不少人停留在影视剧里的突发气促、呼吸困难等印象,四川「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崇过」提醒其实这只是哮喘急性发作的典型表现,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只咳不喘或者只是胸闷,但也可能患有哮喘。 你对哮喘了解多少?哮喘的日常误区有哪些,又该如何防治?李主任为大家进行了一一解答。 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近年来,年轻人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误区一: 哮喘只有儿童才会发生,长大后自然就消失了? 答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上经常表现为喘息、喘鸣或呼吸困难,伴或不伴咳嗽,是一种目前还不能彻底治愈的疾病,大部分儿童随着自身免疫能力的增强,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能够较好地控制哮喘的症状和发作,但部分儿童可能迁延到成年人。 “相比成人哮喘,儿童哮喘治愈率更高,预后相对更好。”李主任表示,研究发现,持续喘息、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烟草暴露及持续性过敏(如花粉症、湿疹、过敏性鼻炎、霉菌致敏)可能影响早发喘息持续至学龄期甚至成人期,持续性哮喘也增加其进展为“慢阻肺”的风险。 结论 哮喘并不是一种只有儿童才会发生的疾病,一方面婴幼儿喘息及儿童哮喘临床常见,其中有部分反复发作的可以发展为成人哮喘;另一方面,哮喘可以始发于任何年龄,包括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 误区二: 哮喘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经常打点吊针(抗生素)有帮助? 答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非感染性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区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李主任介绍,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及我国哮喘防治指南明确强调,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的最基本的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只在有肺部感染的明确证据,如发热、化脓性痰或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证据等情况下使用。无明确治疗指征下使用抗生素,不但对病情没有帮助,还可能使自身承受不必要的药物毒副作用,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和破坏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 结论 结论:哮喘不适或发作时,经常打点吊针(抗生素)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临床需仔细寻找发作的原因,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治疗。 误区三: 哮喘平时控制得很好,没有什么症状,不喘就不需要评估和继续用药了? 答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气道炎症的控制需要一个过程,不喘了并不代表炎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如果随意停药,很可能出现病情的复发、加重甚至需要住院治疗,前功尽弃。因此,切记哮喘不可擅自停药! 哮喘的治疗目标是达到病情控制,也就是说基本没有什么症状、不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肺功能正常或者接近正常。如果经治疗后达到上述目标,还需继续维持治疗一段时间,一般病情控制3个月以上,可评估肺功能和气道炎症水平,并根据病情逐渐降级治疗,最后以最低剂量的控制药物维持病情稳定,如果病情长期稳定,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才可以考虑停药或按需治疗。 结论 结论:哮喘患者如没有什么症状,也需要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和评估,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逐渐降级治疗或停药。 误区四: 哮喘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得了哮喘需要隔离? 答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 李崇过主任指出,哮喘从发病原因上主要分为过敏性和非过敏性。哮喘发病并非是病原体入侵导致的,不具备传染性的特点。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哮喘的发病既可能呈现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也可能呈现一定的环境相关性,这与传染性无关,也不需要隔离。 结论 结论:得了哮喘不必担心传染给他人,哮喘患者也不应被偏见对待。 看视频了解呼吸病科普知识内容没看够 还有短视频讲解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wq/17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831体检不知道这些,等于白做速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