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70126/5212240.html

文/魔斯妈妈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说:“绘本是适合0-岁的人们阅读的书。”

我在给女儿读《蓝色的天空》这本书时,深刻地感受到了。对于丢失初心的成年人,对于在物欲中迷失纯真的人来说,一本0字的书,足以净化我们的灵魂。

1、我在《蓝色的天空》中读懂了爱的颜色

《蓝色的天空》的作者安德烈娅·彼得利克·侯赛诺维奇是克罗地亚的一位知名插画家、作家。她的作品充满爱、纯真与梦想,获得过很多国际大奖。这本《蓝色的天空》就曾获得过BIB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金徽奖,这是国际插画领域门槛最高、最重要的展览和奖项。它的原画现在被日本东京知弘美术馆收藏。

一座大大的城市,一个小小的女孩,她的妈妈去世了。

这个小女孩很孤单。她一个人画着像天空一样蓝的图画,读像天空一样蓝的故事。但她又不孤单。每天成千上万只鸟儿环绕着她,仿佛是妈妈的化身,来抱慰小女孩。

小女孩在每一朵云中寻找妈妈的身影,一点一点地回想与妈妈共同度过的时光。她在云朵里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是记忆的化身,都是爱的见证。她看见了“蜗牛”,看见了“兔子”,看见了“乌龟”,看见了“天堂鸟”,看见了“乌鸦”……就像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通过火光看见美好事物,看见爱她的奶奶一样。

那奇妙的老鼠和急匆匆跑来的兔子,不正是妈妈讲述过的童话吗?还有迈着笨重脚步的大象,不正是妈妈曾经带她逛动物园看到的吗?

妈妈不仅爱她的孩子,也爱世间万物,爱一切弱小者和需要帮助的人。你看,她曾和妈妈一起把一只只蜗牛从危险的马路上移到安全的草坪里,给小乌龟喂食,把受伤的鸟儿带回家……小女孩在爱与被爱中,慢慢长大。

故事的最后,小女孩走进了乌鸦胸前打开的一扇大门,顺着楼梯踏入天堂。

小女孩走了,她一定也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是带着微笑离开的。她也住在了云朵里,和妈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读到这里,我已经眼眶湿润。4岁的女儿不断地问我,小女孩能找到妈妈吗?我说,能。她的妈妈一直都和她在一起。

因为,爱和温暖从来都不会真正消逝。

《蓝色的天空》这本书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它带有一些自传色彩,作者带入了她自己的真实情感。安德烈娅10岁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一直以来,她就像书中那个小女孩一样想念她的母亲。

安德烈娅说:“从妈妈那里,我继承了对色彩和绘画的热爱。我的创作,是在继续她没有走完的路。”

人们总说,爱是永恒的,爱是美好的,母爱是伟大的。当一个孩子能够如此评价她的母亲时,我终于理解了这些话的意义。

《蓝色的天空》从头到尾都是蓝色的基调。深深浅浅的蓝,宁静而单纯,通透、无杂质,仿佛重叠着一种温润的忧伤,像泪珠划过的一道痕迹。在寂寞中将回忆、悲伤幻化成憧憬。

但是在这忧伤和寂寞中,又蕴藏着那种不讲道理的幸福感,触动着每个人心底最深处的柔软。

2、阅读:最浪漫的教养,门槛最低的高贵

你有没有试过,夜晚打开一盏台灯,把孩子拥入怀中读上一本好书?你有没有仔细看过,那些绘本里的文字和图画?你会不会被这样温馨的画面感动?就算是这个世界前进的脚步再匆忙,也能在这一书一画中寻得一处岁月静好?

科学研究表明,早期亲子共读,有利于培养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连接,有利于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一个孩子安全感的构建,对他未来整个人生的稳定情绪、理性思考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年幼的孩子,她不会记住一本书的作者,但是她一定会记住念书给她听的人,记住这个人的声音,记住这个人的表情。我经常会在图书馆看到一些爸爸陪着女儿读书,每每都会很感动。有一个智慧、温暖的爸爸护佑,一个女孩子长大了,会活得多有底气啊!

孩子6岁时父母给他讲过的故事,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态度。12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价值观。那些从书中感受到的善良、友爱、勇敢,会成为滋养孩子一生的力量。

美国著名的生理学家玛莉安.伍尔夫通过研究儿童阅读时间的大脑变化发现:儿童阅读要比成人使用更多的大脑区域。左右脑的区域都一起运行。而我们成年人往往是用一个脑在进行阅读。

西方很多心理学流派都认为,儿童期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这个期间孩子会产生精神饥饿感。阅读可以帮助孩子填补这种精神需求,同时也帮助孩子固化了阅读习惯、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儿童期的阅读对孩子的影响还不止这些,它会通过改善孩子的思考力、专注力和记忆力,来推动孩子整体学习力的提升。

而一旦过了这个时期,不仅影响学习的能力,也会造成精神上的缺失。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教育著作《学记》中提到: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3、童书阅读,滋养的岂止是孩子?更是父母,是整个民族

在爸爸妈妈的故事中,孩子变得安静、变得一点点长大、懂事,变得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但谁说受益的只是孩子呢?谁说拥有幸福的只是孩子呢?

当我们陪伴孩子阅读、感受孩子的成长时,是否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其实是在借着绘本唤醒自己童年的记忆;借着孩子的眼睛,看到一个更友好的世界。

现在的人,总是在快节奏下生活,总觉得还有好多好多的事情要做。总觉得带孩子是一种任务,一种麻烦。我们似乎对这个时代很多不相干的人和事特别感兴趣,但却对身边最近的人关怀甚少。

试着打开一本童书,不论我们开始得有多么不情不愿,相信结局一定会让你感到充盈和快乐。是的,每一次都会。

因为,阅读在我们和孩子的灵魂深处都悄无声息地存上了一笔精神财富。如果越来越多的家庭都被存上这笔精神财富,那整个民族都会因此而变得精神富有。

联合国发布的《年世界幸福报告》中,北欧国家芬兰荣登榜首,成为最幸福的国家。挪威、丹麦紧随其后。多年来,在各种“幸福”调查中,这几个国家总是名列前茅。

北欧人幸福感到底来自于哪里?有人说,是因为北欧风景如画、资源丰富,老百姓都很富足。研究已经表明:人的幸福感并不取决于物质水平,也不取决于社会发达程度。

一些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北欧人的幸福感与他们是童话王国有很大的关系。

丹麦、挪威都是儿童文学非常发达的国家。人类文学史上的瑰宝《安徒生童话》出自这里,《格林童话》里的很多故事也源自北欧的民间故事。这些美好的作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北欧人。他们的幸福感早就被这些经久流传的童话决定了。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曾说,孩提时所有的书都是预言书,告诉我们有关未来的种种。这些书影响着未来。人类最伟大的精神、最精髓的道理往往就包含在这些童话里。

写在最后

《蓝色的天空》用充满想象力的语言诉说着一个小女孩的悲伤与憧憬。作者说把这本书献给逝去的亲人,也献给孤独生活着的孩子。我想说,童书是全人类的财富。它温暖着人世间所有人的孤独。它让我们明白这个世界的真相:快乐和悲伤本就是并存的。但是悲伤并不可怕。因为我们还有爱。

一起陪孩子读书吧。用我们的爱随着阅读一同照亮孩子,也照亮自己。

我是魔斯妈妈,俩宝妈。财务金融领域混迹多年,后因孩子投身教育领域。感谢孩子,让我拥有不断成长的动力!原创不易,喜欢我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wq/18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