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深圳都是以“崭新”的样貌留存在人们的脑海里。

初次来深的少男少女每年都络绎不绝,新的地铁站和厕所总是新晋打卡点,新的楼盘和公租房源供不应求,新的饭馆和奶茶店在开业头几天始终排着长龙,就连空气中都有一股刚从海面上吹来的清新。

城市人的“追新”态度近乎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但无奈深圳地狭人稠,当新的不够用的时候,就只能从旧处获取。

以往与老破小直接挂钩的城中村,近年来在一声声“铛铛铛”中成功“整容”。同时需要改造的,还有各种非居住用途的建筑和“高龄小区”。

“高龄小区”,通常指有20年以上楼龄的老旧小区。

据统计,深圳平均楼龄超过20年的商品房大多分布在福田区、罗湖区等“原关内”地区。

其中福田区园岭街道,罗湖区南湖街道、桂园街道、翠竹街道的住宅平均楼龄均在30年左右,几乎就是深圳“高龄小区”的集中地了。

如果走进这些街道中的“高龄小区”,你会发现,这里全是被新一代城市人淘汰的痕迹。

一、高配版筒子楼——被困在“火柴盒”里的生活

位于福田东部、接壤罗湖的园岭街道,是现如今深圳少有的没有城中村的片区。

因此,承载片区内居民廉价居住需求的担子,自然就落到了那些有着数十年楼龄的老旧小区上。

八卦岭宿舍区,便是这些“挑担区”的重要代表之一。

低矮的八卦岭宿舍区与背后新建的大楼形成对比

八卦岭曾是深圳著名的工业区,也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之一,这里聚集了一大批印刷厂、批发市场、纺织厂……

八卦岭宿舍区则是此处配建的单身公寓和宿舍,建于年,至今楼龄已有40年,是早期深漂一族的主要栖身地之一。

由于产自上个世纪,建设目的主打的就是“住有所居”,因此这里的房屋功能还停留在最基础的遮风避雨和提供床位上。

40年来,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几乎都挤在20-30㎡的“火柴盒”中。

从小就跟着父母在这儿住了十多年的小瑾把此处的房子叫做“高配版筒子楼”——它有筒子楼的大部分特征,但也没有那么的over。

据小瑾介绍,这里每间房都隔得很近,不厚的墙板基本没有隔音,有时候隔壁打个喷嚏都听得一清二楚。

另外,由于没有配置阳台,所有需要晾晒的衣物全都得挂在在公共走廊和天台上,完全没有私密可言。

对此,小瑾深有体会:“小时候觉得邻里间经常串门很热闹,但从上中学开始,每次晾衣服的时候觉得很尴尬。”

一条条狭窄的回廊串联了许多个房间

不同于现代商品房动不动就两室三室等大户型,这里的户型大多以单间和一室一厅为主。

30㎡左右的空间承担了小瑾一家两代人所有的日常起居。

因为是真的小,我们甚至不用进门,仅仅是站在门口,房间内部就一览无余。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当第三代人诞生时,房间里的氧气将被再次瓜分。

房间内部酷似“火柴盒”,与一些城中村相差无几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火柴盒”的极限时,小瑾又向我们展示了附近另一栋宿舍楼。

“我们那栋楼的房子基本都有独立卫生间,不过我发小以前住的那栋楼里,还有公共旱厕。”

当深圳各CBD片区的公共厕所已经进化出空气调节、免费WIFI、语音提示等先进功能时,谁会想到在同样市中心地区还保留着如此古早的厕所呢?

夏天公共厕所的味道过于“醇厚”

尤其是在夏天,具有强烈渗透力的味道本应避而远之,但没想到门口却满满当当挂满了衣物,不少生活用品和家具也都堆放在过道中。

小瑾介绍,在八卦岭宿舍区,包括这栋楼在内的部分房源已被一些企业承包用作员工宿舍,其中就包括不少环卫工人。

相比小瑾干净整洁的小家,这边的宿舍环境显然随意得多。

地上的瓷砖脏得失去了光泽,由于空间狭小,个人物品只能不断地向上堆砌,让每个平方都做到了物尽其用,但也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每栋楼里都挂了许多环卫工人的制服

话说回来,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背景下,这样的条件也算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八卦岭附近已经建成了多座高楼,八卦岭和红岭北地铁站相继投入使用,荔园小学(八卦岭校区)也是在万众瞩目中开始招生,周边更是有风靡全市的网红小吃和花市,无一不在彰显着这里的深圳名片。

紧靠八卦岭宿舍区的高级写字楼与荔园小学(八卦岭校区)

而在仅有一条公路相隔的八卦岭宿舍区,无论是小瑾家,还是员工宿舍,我们好像很难在这找到那些“崭新”的一面,反倒有种置身乡下角落的错觉。

即使这样,八卦岭宿舍区的房价也高于深圳平均水平,换句话说,这种我们看不上甚至嫌弃的老破小或许也要努力几十年才买得起。

此外,小瑾母亲透露,目前八卦岭宿舍区的租金普遍在-元/月,如果放在同样距福田不远的龙华、龙岗区,可以租到一间环境相当不错的房间了,但这里依旧住有不少在附近工作的年轻白领们。

房价数据来源:贝壳找房

这种情况似乎与崇尚自由、宜居生活的今天格不相入。

二、在深圳最先衰老的片区,“年轻化”迫在眉睫

罗湖区,是深圳最早开发的片区,也可以说是最先衰老的片区。

罗湖的房子大多是千禧年前后建造的,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狂飙后,如今的罗湖也成了深圳老旧小区最多且最集中的区域。

在罗湖围岭山脚下的松泉公寓,因其自然景观繁茂,对早期居住在罗湖的深漂来说是个不错的宜居之地。

据东晓街道统计,这里建成楼宇17栋,现有居住人口多人,80%的房屋都是出租房,人口密度高且人员成分杂。

松泉公寓也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至今楼龄已超过30年,内部户型与八卦岭宿舍区别无二致;外部则有墙体开裂、墙皮脱落、钢筋外露、设施陈旧等多种隐患,年还曾发生过火灾,消防通道却被杂物堵塞事件。

松泉公寓与其内部开裂的墙体

在这里住了九年的陈先生认为,除了环境设施老旧外,日常生活也影响颇多:“这两年经常停水,前年五月份停了整整一周水,平时用水高峰期也没水,还找不到物业,我们住户在网上发了不少贴子诉苦。”

房屋老化,治理难度大,这类老旧小区已经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给人身安全留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年,有媒体对松泉公寓小区危房等问题的报道引发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wq/18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