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28位患者的遗体,去哪了
作者|小样 武汉解封,患者清零。 我们的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新闻热搜又开始被娱乐八卦填满。 但在这背后,有28位无名英雄好像被我们忘记了…… 他们被尊为「大体老师」。 大体老师,是解剖医生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 对医学生来说,遗体往往是他们成为医生前的第一个患者,是带领他们感受生命价值的第一位老师。 对于新冠病毒研究,患者遗体具有十分关键性的研究意义。 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讲究个“落叶归根”。 所以,不是谁都愿意把自己的身体捐出去研究。 医院, 有28位大体老师在生命最后之际选择献出自己的身体,为抗击新冠肺炎做出最后的贡献。 他们之中有几十年的老党员。 女儿最初舍不得捐献妈妈的遗体,但在哥哥的鼓励下,还是决定为国家做点什么。 “捐吧。” “这个病很严重,解剖后,不管是对疫苗或者特效药都希望能有点贡献,再加上妈妈是老党员,这是应该的。” 也有家庭破碎痛哭失声的大男人。 他以前从来不知道大体老师是什么,了解背后的意义后含着泪捐了妈妈的遗体。 他说: “我只是希望早日结束这场疫情。” “让更多人可以有活下去的希望,让更多的家庭不用像我这样支离破碎。” 逝去的人用身体延续希望, 活着的人默默扛下了所有苦楚。 想到自己的亲人去世后连“全尸”都没有,怎么能不心疼。 但是在灾难面前,他们还是选择了无私和大爱。 ICU病房里的老婆婆已经好几天不吃东西了,昏迷了无数次,急救了无数次,特别难熬。 一天晚上,婆婆知道自己坚持不了多久了,叫来了医护人员希望死后能把自己的遗体捐出去。 子女不要她捐: “你年纪大了,你的器官别人都不能用。” 但婆婆还是执意签下了遗体捐献书。 这是一个人的牺牲,却是一座城的重生。 正如中科院院士卞修武所说: “这次抗疫最该感谢的就是大体老师。” “没有他们的尸体捐献,就没有解剖这个工作的开展,就没有病理变化第一手的直接证据。” “如果没有尸体解剖,我们对病毒在人体的变化一无所知。” 是他们直接推动了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出台; 是他们让之前对病毒的所有猜测都得到印证; 也是他们的贡献让人工肺的使用提前。 他们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留下了最后最宝贵的一点温暖。 他们用身体做盾牌挡在病毒面前, 可我们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 在我国,目前登记有近百万的遗体捐赠者。 医院的28位英雄一样:平凡,善良,勇敢。 云南神经外科奠基人李秉权教授去世后,按照他的遗嘱将遗体捐献给了昆明医科大学。 其中人体骨架部分,被制作成医学标本,陈列在学校生命科学馆内,供教学使用。 10年后,妻子胡素秋教授去世后也将遗体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 这对医学界的伉俪重逢在昆明医科大学的故事感动哭了无数人。 “生为医学教授,逝做无语良师。”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开始。 年,歌手姚贝娜离世。 她生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 年,远在遵义农村的一位老太太,因为她的眼角膜重见光明。 成都一位小男孩遭遇车祸后,也决定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因为他和家人在电视上,曾经被姚贝娜的故事深深感动过。 你看, 你的一点点善意的光亮, 会成为另一个人前行的火炬。 肉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反而是新的延续,新希望的开始。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大体老师的讨论,看过之后让人肃然起敬,潸然泪下。 很不乖的猫: 我见的第一个大体老师被石膏封脸,我们老师说,这是我们学校以前的一个老教授,那时候大体老师少,医院无人认领的,或者车祸现场的,很多残缺不全。 于是老教授在教书一辈子,行医一辈子之后,把自己的遗体捐给了学校。继续默默地教导我们这些孩子们。 我无法想象这是一个多么高尚的人怀着怎样的情怀才做得到,做得出这种事。 我只能认真学习所有的,在大体老师上的每一刀都要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教人一辈子的老师,还在看着你呢…… 谢予意: 我们学校的第一任校长为学校捐献出了自己的遗体。他的理由就是几乎每一个医学生都听过的那句话: 宁愿让学生在我的身上划错千刀,也不要让他们在病人的身上划错一刀。 他的心脏标本一直保存在学校校史馆里,留后人敬仰。 他的至交好友,也是一位医学生。 当年因为抗美援朝,他选择退学,弃医从军。 他去世后,同样把遗体捐献给了我们学校,以弥补当年未能从医的遗憾。 希望自己能对得起这些前辈。 “宁愿让学生在我的身上划错千刀,也不要让他们在病人的身上划错一刀。”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句话。 大体老师承受着孩子们的“千刀万剐”,只为了每一刀都能有所价值和意义。 用自己的身体照亮人类医学进步和发展前行的路,值得敬佩! 遗体捐献是科学健康的志愿活动, 是生命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善意和勇敢。 目前我国的遗体捐献已经有了完善公开的管理结构,每一个志愿者都会登记在案,即使是个人申请,临终后仍然需要家属同意签字。 最后的死亡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 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 感谢在生命最后之际,留下希望的大体老师们。 你们足够平凡,但也足够伟大。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知乎;网络。 看更多走心文章 长按下方图片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jxfqz/12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主要的症状是什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