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五脏对应自然界的四季,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养护我们的主要器官: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胃。

秋天,生命进入了收获和收缩的时期;秋天养生的根本是“养收”。只要你了解肺经及肺经上的穴位,那么养肺护肺润肺就简单了!收藏好,慢慢看!

肺经有11个穴位,而且都在胳膊和手上,非常好找。而且,它们都能治疗与肺相关的疾病,肺开窍于鼻,所以鼻子的毛病与肺经有关;还有,肺经与喉咙有关,所以嗓子的问题能从肺经上得到解决;另外,肺经与感冒有关、与皮肤有关……

手太阴肺经:

所处部位:由胸走手,起始于中府穴,结束于少商穴。

价值连城的肺经动态图

手太阴肺经寅时(清晨3--5:00)

“寅时睡得足,色红精气足”;中医讲“肺朝百脉”,肝产生的新鲜血液由肺输于全身,因此早上气血旺盛,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肺经呼吸运作 的时候,而此时脉搏最弱。

如果想要肺好,以及这方面连带着的好,那就要好好睡觉,这个时候睡觉是最养肺的,如果小孩子这个时间咳嗽,那一定是肺热或者是肺湿热,记得去肺热就好了,吃白萝卜,按揉肺经上的中府穴都很好!

肺经不通:

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无华。

寅时:血气流注于肺,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作;有些医师认为严重气喘患者,应在此时起床服药,治疗效果会更好;“因白入肺”所以补肺宜吃燕窝、银耳等。

秋季气候多变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时期,所以有“多事之秋”一说。秋季可以分初秋、仲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初秋养生以清热祛湿,滋阴润燥为主

艾灸建议:选穴主要以肺俞、脾俞、大肠俞、阴陵泉、太溪为主。

食疗建议:初秋包括立秋、处暑两个节气,因气温还是较为炎热、多雨,应以“清补”为主,多吃一些健脾、利湿、清热、祛暑的食物。

仲秋养阴要防燥,润肺益胃肠

艾灸建议:选穴主要以肺俞、脾俞、膏肓、照海、太溪为主。

食疗建议:仲秋包括白露、秋分两节气,这段时间雨水渐少,树木干枯,人体常出现“燥、干”,因此这时应以“养阴润燥”为主。

晚秋防燥又防寒,情绪要乐观

艾灸建议:选穴主要以:肺俞、脾俞、肝俞、肾俞、关元等为主。

食疗建议:晚秋包括寒露、霜降两节气,此时阴气日盛,应从饮食上注意增强人体的抗寒、防燥能力。

主治疾病:

肺主咳嗽、心烦、掌中热,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五官疾病的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肘部以上肺经穴位

排出体内浊气:揉云门穴

“云”是流动的气体,“云门”的意思就是这里是一个气体宣发的地方。很多人爱生气,气完就憋在那里了,宣发不出去,于是循着肺经走到四肢,就会造成四肢烦热、特别燥、心里堵闷、掌心热等症状。这时,使劲点揉云门穴,一般就会打嗝,气就发出去了。

打通经络,其中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排除浊气。好多人一揉这个肺经就老打嗝,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调治中气不足、预防心绞痛、治疗咳喘:揉中府穴

中府穴(如上图)的“中”指中气,就是脾肺之气,脾和肺合起来的气叫中气。如果经常觉得气不够使,喘不上气来,或者大便的时候无力,以及吃一点东西肚子就胀,这就是中气不足了。中府穴就是专门调治中气不足的。

中府穴是脾肺两经交会的一个穴,这个穴调气 。如果人体的气乱了,就爱咳嗽、哮喘、堵闷,会经常觉得上气不接下气,这时一定要多揉中府穴。

中府穴可以防治心绞痛。有心绞痛的人按中府穴肯定很敏感,因为这里有淤阻,所以要经常通通中府穴。中府穴还是治疗咳喘的要穴。

推的时候,大拇指按着中府穴,然后向上推云门穴,一般这里会很痛。把痛的地方给推开,浊气就会散掉,你就会觉得胸里面非常舒服。

治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经常流鼻血等鼻部炎症和皮肤过敏:揉天府穴

中医讲鼻窍通于天,天府穴(见上图)暗含着这个意思,就是能治鼻子的各种疾患。像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经常流鼻血等鼻子的疾病,揉天府穴效果非常好。

天府穴还有消炎抗过敏的功能,比如皮肤经常容易过敏,也可以揉天府穴。

治肺气不足造成的经常恐惧、心跳过速、肋间神经痛:揉侠白穴

天府穴往下一大拇指宽度的地方就是侠白穴(见上图)。“侠白”就是有个侠客在保护肺,给我们补足肺气,让我们无所畏惧。搜索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
北京学生治疗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jxfqz/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