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与它相约在冬季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一句多么激励人心、充满希望的诗句! 但是! 冬天来了, 很多疾病也就接踵而至。 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季节偏好”,喜欢在冬春季节尤其是气温骤变的时期“作妖”。今天,小西就和大家聊一聊冬春季节好发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什么是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的发病率约为4.2%左右,意味着有约万左右的患者群体。老百姓俗称的“齁”病,以及部分老百姓眼中的“支气管炎”,事实上也是支气管哮喘。其本质上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咳嗽、胸闷、气短、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 我们为什么会患上 支气管哮喘? 目前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与先天因素(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环境因素)均密切相关的疾病。 1遗传因素 绝大多数哮喘病人的亲属当中,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性皮炎)病史。2环境因素 大多数哮喘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本身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或者对常见的变应原(螨虫、灰尘、花粉、宠物、霉菌等)、某些食物(牛奶、花生、芒果、海鲜类如蟹黄)、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磺胺、青霉素)等过敏。 3诱因 患者多以呼吸道感染(比如感冒)、气候变化(比如突然降温)、接触过敏原(比如花粉、粉尘、装修后的房屋)、情绪变化(如激动)为诱因,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 Tips 很多患者经常会疑惑:我以前没有这个疾病,为什么现在发病呢?打个比方:我们的遗传因素及个人体质就在我们体内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炸弹”,上述各种诱因就像是一根根导火索,导致这颗炸弹爆炸了,各种临床表现才开始变得明显。支气管哮喘有何危害? 1可能的猝死风险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会导致气道痉挛,患者会感觉到明显的呼吸困难,严重的可能因为急性严重缺氧而死亡,比如大家熟知的歌手邓丽君,就是因为哮喘发作未能及时就医去世的。 2肺功能下降 若支气管哮喘患者不接受规范化的治疗,反复发作,会导致肺功能逐步下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表现为发作频率增加、活动耐力下降等,就和我们所谓的“肺气肿”情况类似。 3相关并发症 支气管哮喘还可能导致身体其他器官出现功能障碍,比如肺心病、心律失常等等。 Tips 支气管哮喘最大的危害其实是诊治的不规范性,是老百姓的不够重视。因为支气管哮喘的早期发作往往是突发突止,经过适当休息或者药物治疗后明显缓解,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在老百姓眼中就是“一过性”的疾病,不容易引起重视,导致延误诊治、反复加重。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上,临床医生通过详细询问患者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家族史、过敏史等,会得出支气管哮喘的初步诊断,再结合胸部影像学(胸部CT或胸片)、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激发实验/舒张实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过敏原测试、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检测)、IgE检测等,进一步明确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上,目前以效果明确、毒副作用较小的吸入制剂(如舒利迭、信必可等复合制剂)为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动态调整,必要时会加用口服药物(如孟鲁司特钠、茶碱片、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脱敏药物如尘螨滴剂等)。Tips 支气管哮喘的非药物治疗同样重要,比如脱离过敏原、预防受凉感冒、改掉不良习惯(戒烟酒)、适当规律运动、保持营养均衡等,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及预防上都有重要作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标 支气管哮喘与先天因素和个人过敏体质有关,是难以治愈的。但是,支气管哮喘是可防可治的,并且是可以控制得很好的一种疾病。我们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标包括两个方面: 1完全控制当前症状 使患者咳嗽、胸闷、气短、喘息等症状迅速缓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减少哮喘未来发作风险 减少哮喘未来发作风险:哮喘反复发作是肺功能下降、出现相应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所以很多患者需要长期用药,预防哮喘发作。 Tips 很多患者会有这样的疑惑:医生,我现在已经不咳嗽、不气喘了,为什么你还让我坚持用药呢?我们用药的目的不只是当前症状的控制,还要长期保持气道炎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预防未来的哮喘发作。就像我们吃饭,不能只管这一顿吃饱就行,还要长期劳作,保证以后的日子不挨饿。 支气管哮喘可以用中药吗?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民间有些所谓“祖传”“根治哮喘”的秘方和验方,其中有的加入了剂量不明的口服激素,短期之内可以看到明显的“疗效”,但长期使用往往会贻误病情、引起全身激素依赖和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对中医感兴趣,医院的中医科就诊。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可防可治的。 一方面, 要充分认识到该疾病的危害, 思想上高度重视,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另一方面, 也要坚定信心, 保持积极良好的健康心态和生活方式, 配合医生做好疾病的自我管理。 只有这样, 才能“畅享呼吸、乐享生活”。 往期经典回顾 ◆医院在找你!◆33周孕妇的“取石之路”?◆快来投票!第十届医者仁心大型公益评选开始啦!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作者:罗虎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编辑、校对:文玉洁 审稿:邓开锋 刊期:270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cx/13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扛着麻袋去旅行武夷山赏秋三日游88元人
- 下一篇文章: 不管多厉害的咳嗽,纯天然止咳物只要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