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宏伟一根火柴温暖万人
钱宏伟(左二)为学校捐赠图书。(台江区纪委监委供图)无偿献血超一万毫升,参与援建八闽爱心书屋余所,帮扶困难学生、残疾人、退役军人、老党员、孤寡老人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间超小时……28年来,立志做“一根火柴”的钱宏伟在公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自己的“微光”,点燃一片“火焰”。10元津贴开启公益路“积少成多,只要坚持,就能帮更多人圆梦。”进入3月,钱宏伟变得愈发忙碌,开展“拗九节”活动,慰问老党员、退役老兵、高龄老人,送上米、食用油和热乎乎的拗九粥……年,钱宏伟出生在安徽淮北的农村,父母辛苦打理几亩农田供他读书。然而,高中开学仅一个多月,钱宏伟母亲的关节炎发作了,原本贫穷的家花光所有积蓄。钱宏伟不得不辍学,挑起家庭的重担。当时,钱宏伟就在想如果有人能资助几十元学费该多好,那样他就有书读了。年,钱宏伟参军来到福建,他无意中看到《中国青年报》以往刊登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照片,想到自己曾因贫困而辍学,苏明娟的境遇让他感同身受。从那时起,钱宏伟就萌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捐资助学,帮助那些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体。钱宏伟立马从当月38元津贴中拿出10元,寄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当时有人不理解,说这点钱能干什么?但钱宏伟明白一个道理:积少成多,只要坚持,就能帮更多人圆梦。从此,钱宏伟每月都会省出10元、15元、20元不等的津贴。后来领工资了,他每月都捐元用于支持希望工程至今。甘肃省康乐县的小明(化名)是钱宏伟资助的一名贫困生。一次通信中,钱宏伟了解到小明家里遇上水灾,地里没收成,学业恐难继续。钱宏伟想着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辍学。连夜给小明父母去信后,钱宏伟把积攒的元钱汇出。那时钱宏伟母亲生病要入院治疗,他只能向战友借钱寄回家里。后来,小明如愿考上理想院校,人生轨迹就此改变。那一刻,钱宏伟觉得再苦再难也是值得的。组团开展公益越走越远“用自己的‘微光’,点燃一片‘火焰’。”年,钱宏伟转业,到台江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从一名军人到一名纪检干部,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志愿服务的初心。钱宏伟说:“只有退伍的军人,没有退休的党员。”除了资助贫困学生,钱宏伟开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cx/19400.html
- 上一篇文章: 除了人类以外的四种高智商动物,最后一个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