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辽宁省丹东九年级上
1.(1分)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 A.雨后的彩虹 B.夜晚的霓虹灯 C.节日的礼花 D.彩色的图画 2.(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B.液氮用作冷冻剂 C.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 D.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3.(1分)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 4.(1分)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空气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助燃,可以作燃料 B.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小,空气的质量越好 C.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此变化是分解反应 5.(1分)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 ) A.必须选择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原料 B.必须使用酒精灯 C.必须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必须验满 6.(1分)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燃烧得更旺 B.燃着的木条熄灭 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无明显变化 7.(1分)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面对刻度,他先仰视读数为48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数为4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 ) A.大于8mL B.等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确定 8.(1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9.(1分)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酒精分子停止运动 B.酒精分子体积缩小 C.液态汞热胀冷缩 D.汞原子间间隔变小 10.(1分)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分子运动加快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水分子数目增多了 D.水分子没有变成其它分子 11.(1分)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12.(1分)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硫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B.最外层电子数目:硫>氧 C.原子序数:X>Y>8 D.等质量的硫和磷中,所含原子数目较多的是磷 13.(2分)如图是气体x的干燥、收集、尾气吸收装置,该气体可能的物理性质是( ) A.密度比空气大,极易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14.(2分)下列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镁带燃烧B.光合作用C.金属生锈D.呼吸作用 15.(2分)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16.(2分)下列归纳和推理合理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同种分子可构成纯净物,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都比较稳定,所以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20分) 17.(3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最多的物质是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 (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 18.(3分)用“>”、“<”、“=”填空。 (1)空气中体积分数:稀有气体____二氧化碳; (2)一定量双氧水溶液完全反应产生氧气的量:加入二氧化锰____不加二氧化锰; (3)核外电子总数:氧原子______氧离子。 19.(2分)有下列物质:①新鲜空气②液氧③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④稀有气体⑤冰水混合物⑥过氧化氢溶液⑦氧化镁。其中: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填序号)。 20.(5分)图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A~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写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原子的______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D所表示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 21.(3分)(1)假设可作确定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克,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m克,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中子数比质子数多5个,则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该原子中的微粒总数为____个。 22.(4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4)参加反应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为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30分) 23.(3分)写出数字“2”的含义: (1)2Al:铝原子的个数为_____; (2)2Mg2+:前面的“2”镁离子的个数为____;右上角的“2”_______。 24.(4分)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1)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 (2)氧气和液态氧的状态不同的原因_______。 (3)把糖放在水中,糖溶解了,而水却有了甜味__________。 (4)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25.(12分)小明对一种暗紫色固体A进行实验,过程如图(部分反应条件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名称:B是____;D是_____;E是_____;H是_____。 (2)固体C是反应①的_____,是反应②③的______。 (3)写出化学反应①②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6.(6分)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袋内的空气后,再充入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 食品充气包装袋中的气体是什么? 某同学猜想可能是____、_____气体。他提出这些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或不与食物反应,合理即可)(答两点)。 请你设计实验,检验上述猜想的正确性,填写实验报告。 27.(5分)(1)小红同学用试管给固体加热,实验中发现试管炸裂,请你帮助他分析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答两点):①______;②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里,集气瓶内要预先留有少量水的主要原因_______。 (3)做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探究实验,应选用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目的是: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30分) 28.(4分)分析下列错误的操作可造成的不良后果: (1)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没放一团棉花_______。 (3)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_______。 (4)甲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5.2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把食盐放在了右盘,他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是_____g。 29.(6分)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有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没有必要,理由是______. 30.(20分)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在图1中的三个实验里,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填字母)。 (3)①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②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③收集该气体除了用排水法,还可以用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 (4)①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红磷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若集气瓶的容积为mL,则最终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约为_____。 ②某同学对该实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答一点)。 ③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___(“能”或“不能”)获得成功,理由是______。 (5)①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_________。 ③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杆,作用是_____。 ④铁丝在氧气中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答一点)。 (6)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3所示的装置输氧时,应该从__(填“m”或“n”)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7)实验室制氧气还可以用固体物质,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②固定装置③集气瓶内装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倒放水槽中④连接仪器⑤加热⑥收集气体⑦熄灭酒精灯⑧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 A.④⑨③①②⑤⑥⑦⑧ B.⑨④①②⑤③⑥⑦⑧ C.③⑨④①②⑤⑥⑧⑦ D.④⑨①②③⑤⑥⑧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tz/1875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般情况下,人类害怕蜘蛛,胜过死亡这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