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袁斯茹

“‘墨子号’探测到千公里外发出的一个光子难度有多大?就像从地球上探测到38万公里的月球上一根燃烧的火柴。”4月15日,“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活动在福田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墨子号”卫星总指挥王建宇分享了量子技术前景。

△王建宇院士在论坛现场

年8月,“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发射成功,此行肩负着建立卫星与地面远距离量子实验平台的任务。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普朗克、薛定谔等科学家花费数十年,建立了量子力学体系,用以研究微观世界,其中包括分子、原子、电子等。“经过近一百年发展,基于量子力学的量子信息学逐渐形成。这门学科用量子力学和信息学结合,来解决经典计算机不能解决的问题,”王建宇说,“‘墨子号’就是为实践量子信息学的重要应用之一:量子通信。”

△基于纠缠的无中继千公里量子保密通信实验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演讲中,他举了一个通俗例子:电影《红灯记》的主要情节就是争夺一段密电。事实上,密钥在传输过程中最容易被窃取。“而量子通信实现了绝对安全密钥分发的物理通道,解决了安全漏洞,”王建宇说,“所以量子通信不会替代光通信,而是现代通信的补充。”

自年1月正式交付,“墨子号”也做到了多个“第一”,包括实现世界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意味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还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据悉,“墨子号”已圆满完成既定任务,目前还在超期工作中。

“‘墨子号’的成功,是我国高科技技术从跟踪到引领的典范。”王建宇说。

在太空中分发量子密钥,需要穿越厚厚的大气层,将一个个光子从天上发到地面,还得准确无误地接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最初提出这个设想时,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经过八年努力,王建宇帮他实现了这一想法。“‘墨子号’所有的设计,几乎都扣着理论极限在做。”王建宇回忆道。当时团队将卫星和地面的跟瞄精度做到了小于3.5微弧度,这相当于在万米高空飞行的飞机上,同时向地面两个旋转的储蓄罐扔一个个硬币,每个都要瞄准细长的投币口。

据悉,“墨子号”的名字,来源于光学先驱、两千多年前就进行过“小孔成像”实验的墨子。

“除了通信,量子技术已渗透到半导体、材料、计算等方面,比如量子陀螺仪,可实现潜艇半年以上的自主导航。”王建宇说。

据悉,此次活动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和博研教育、市企业联合会共同主办,聚焦前沿科技,将以每月1-2期的形式,邀请业内大咖进行主题分享。

审读:喻方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tz/19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