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集团的生与死4魏新变法
在王选和张玉峰两人退出后,接任方正集团董事长的是北大副校长闵维方。 而他的助理,是未来的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 两年后的年,魏新就成了方正新的舵手。 遍查当时的公开媒体报章,我们不难发现,魏新是厉以宁的学生,在美国学过MBA课程,本人是北大的一名副教授,一种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一个典型的大学老师,学术派头很重。10多年来,魏新一直潜心研究教育经济学和包括高等教育行政与管理、教育财政学、教育研究方法等在内的许多项研究课题,已过不惑之年的自己,从来没有涉足过企业管理的实际运营中去。 不过,方正集团是一个太特殊的企业,产权结构混乱,人事关系复杂,局面动荡不安。北大校方这一折中的做法,让方正在未来的两三年内无法不处于持续不断的震荡之中。于是,就有这样一种说法流传至今,不谙企业实际运作管理的魏新之所以能够介入方正事业,更多的是充当了和平的止音符的角色。 与此同时,对时任方正集团副董事长的魏新来说,摆在他面前的是方正日趋松散的集团构架。方正内部人士说,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下属公司各自为政的现象日益严重,而离心力最强的当属方正科技。 1、魏新与祝剑秋的战斗 要重树集团的权威,魏新必须首先摆平方正科技。 方正科技,原本并不属于北大方正集团。 年5月,在张玉峰的主持下,北大方正旗下的公司举牌延中实业,共计持股5%,成为延中实业的控股股东。 北大方正集团把优质的电脑业务注入上市公司,改组了董事会,并将延中实业更名为方正科技。将优质资产注入后,北大方正集团并没有增加对方正科技的持股比例。 相反,北大方正集团还进行了一波操作——趁股价高位减持套现,这给北大方正集团的大股东地位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到了年底,方正集团和关联公司只占方正科技的4.36%。 当时,方正科技的实权人物是祝剑秋。年,30出头的祝剑秋进入方正,随即带上50万元和方正的一杆大旗开赴沈阳,成为沈阳方正的总经理。一年之后,祝剑秋改任上海方正副总裁;年升任方正电子副总裁,年在张玉峰的提拔下任方正集团副总裁。 当时方正科技的总部在上海,魏新想见祝剑秋,正常来说应该祝剑秋到北京去向魏新汇报工作。实际情况恰恰相反,魏新得通过祝剑秋的秘书预约时间,然后出差去上海祝剑秋的办公室会面。很明显,实力派祝剑秋,根本没把学院派魏新放在眼里,也不想讨好魏新。 由于方正科技太赚钱,早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王国,不受方正集团控制。魏新想要收回方正科技的控制权,但人家祝剑秋却不想交出来,怎么办?考验魏新智慧的时刻到了! 自从张玉峰失势,祝剑秋就已经意识到,方正集团很快就要来收拾他了。毕竟是大佬,祝剑秋还是很有求生欲的,他并没有坐以待毙,他想了一个狙击的办法——引入外部控股股东,抵御内部斗争。 当时四川长虹账上趴着亿现金,而且他们认为家电行业即将走到尽头,必须要寻找新的业务。祝剑秋意识到了其中的机会,只要引入长虹作为控股股东,长虹入股后就得依仗于他,那他的地位就能稳固下来。 年初,长虹关联的两家公司对方正科技的持股比例达到了2.91%,对魏新来说,已经兵临城下了。只要长虹继续增持,就有可能超过方正集团成为方正科技的大股东,方正集团会因此而失去方正科技的控制权。 这一切,都被张海和李友看在眼里,张海从中嗅出了与方正集团的合作机会。 2、神人张海 张海生性聪明,智商也很高,但就是对课本不感兴趣。年纪小小的他,却对魔术很是感兴趣,无师自通学会了一些魔术。 初中毕业的时候,张海成绩实在太差,考不上高中。张海年龄太小,不适宜送去打工,也没有人会雇佣童工。张海父母听说河南大学体育系开了个武术专修班,就把他送去那里学武术,其实就是让他玩大一点。 可张海实在不争气,他一没有武术功底,二也无心向学,天天不是迟到,就是旷课,很快就被学校给退学了。 看到这个不省心的儿子,张海父母实在没有办法,又托关系找到了武术专修班的班主任张宏梁,让张海跟着张老师学习气功。 看到这你一定觉得张海父母也不靠谱,老把自己儿子往坑里带,不是学武术,就学气功,都是不靠谱的玩意。 要是这么想,你就错了。年左右,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气功热”。气功在当时,完全不亚于今天的区块链、AI、P2P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气功就是当时的风口,谁会气功,谁就是风口上的猪。 张海想学,但张宏梁老师不见得愿意收啊。张老师见到学渣张海,想把他打发走,就问他有什么特长? 张海父母心已经凉了半截,但张海善于把握人心、抓住机会的能力在这次面试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说:我有特异功能。 张老师眼睛一亮,他本身就研究气功,也非常相信气功,但气功到底有什么用,他还真没见到过。眼前这个小孩有特异功能,莫非这就是气功?但张老师还是不太相信,用疑惑的眼神上下打量着张海。 少年张海看出了张老师的怀疑,他小学时学的魔术这时派上了巨大的用场,他当场表演了一翻。张海把一片冬青叶子含在嘴里,过一会儿,张海把树叶从口里吐出来。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叶子居然变小了,轮廓却和之前一模一样。 张老师被彻底震惊了,他收下了张海,并对他关照有加,但凡有讲学交流都会带上。张海误打误撞进了当时的风口气功圈子,认识了气功圈子里很多大佬。 在这期间,他结识了藏秘气功的信徒王紫生,通过王紫生的关系,他拜入夏日东活佛门下。 年,18岁的张海,打造了夏日东活佛亲传弟子的人设,开始招学徒传密法,搞起了知识付费。他的名气越搞越大,后来又给河南省社科院一领导用气功治疗肺气肿,病情有所缓解。领导为了感谢他,在河南省社科院下面专门成立了藏密文化研究所,张海任所长。 张所长全国到处讲学,声名远扬,。在短短三年时间,张所长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万。 年,21岁的前任学渣,现任藏密大师、研究所所长兼千万富翁张海,在一次讲学中宣布从此退出藏密气功的舞台,要进军资本市场。 退出气功圈子,并不是说张海良心发现,觉得坑蒙拐骗过意不去。而是当时气功热潮已过,摔死不少风口上的猪,况且靠知识付费赚不了大钱。张海发现了一个更赚钱的行当,那就是中国刚起步的资本市场。 由此可见,张海把握趋势的能力的确异于常人,这玩意跟学历没关,跟读多少书没有关。 金融行业是个高门槛行业,当时中国也没多少人懂金融。只有初中学历的张海,想要进入资本市场并不容易。但是没有关系,他有着比金融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钱! 当时的李友,在河南省审计局工作了十来年,具备了专业的金融知识,如果他想在资本市场上大显身手,缺的就是钱。 我至今都没找到张海和李友认识的资料,所以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认识的。但他们认识并不出奇,他们都在河南郑州工作,而且张海知名度实在太高,李友想不认识他都难。 不管怎样,这两个男人完美的走到了一起。张海负责搭台,李友负责唱戏。年11月,李友正式下海,与张海成立了河南心智实业。 随后在年,张海发起了对中国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的收购,但由于种种原因,收购遇阻,但他们借此改组了深圳凯地投资,这家公司与河南心智一起,成为日后市场上的投资平台。 年,他们用深圳凯地投资收购了深圳东方时代投资(中国高科的大股东),从而成功控股36家高校发起的上市公司中国高科,并因此而进入了方正科技。 由于他们收购的公司实在太多,派驻的被收购公司的董事不够用,因此李友把郑航院的同学都叫了过来,包括余丽、方中华、冯七评等人,江湖人称“郑航系”。 此时,他们介入的方正科技,正在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人事斗争和股权争夺。他们一脚蹚进了浑水,李友借此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魏新。李友和张海从此开始分化,命运也因此而发生巨大的改变。 3、魏新与李友的结盟 年4月的一天,张海带着李友,找到了魏新,并开门见山地说:“我们买了不少方正科技的股票,现在我们也是大股东了,怎么样,咱们合起伙来干?” 魏新对肥头大耳的张海并不感冒,却对他旁边的李友格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qizhongzl.com/fqzwq/17545.html
- 上一篇文章: 支气管炎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 下一篇文章: 肺心病的辨证治疗